大煙癮可不小,沒什麼火燎眉毛的事,早上、傍晚,他非得吸幾個煙泡。這是他上了黑風山,跟著胡三養成的。要不然怎麼有,跟著好人學做人,跟著小偷學做賊的老古語。
在黑風山凌昊義別的本事沒長,吸大煙的學問他可知道不少。
芳芳娘不再說什麼,嘆了口氣,斜靠在他旁邊:你明天帶隊伍走吧,老古昨天來說的可不是沒影的事。
凌昊義笑笑說:我不想走,我估摸日本人弄不清我在哪。就是弄清,來百十個人,算不上好牙口,也吃不下我這鐵蠶豆。
也算是在黑風山上養成的習慣,每次和幾個小隊長商議大事,龍志安總是和他們先喝酒。
照例吃喝前,凌昊義總是先將要辦的事說一下,等到大家都點頭嗬嘶撓的表示同意,他便不再說什麼。只是一杯杯的和小隊長們敬的酒,偶爾拈一兩個鹽豆粒放在嘴裡品。兩隻貓虎豹樣的眼閃啊閃的,是無底的綠油油的光,看似無意實則有心的聽他們議論。
小牛兒稱為熊四伯的熊振山,這是游擊隊裡的弟兄們崇拜的偶像。
大家都知道,熊振山原是個桃花套,崇山峻嶺裡的山民。從小習武,一身好本事。沒家沒業的,光棍一個周遊江湖。日本人來了以後,他自己本來想自己拉支隊伍,亂世出英雄嘛!後來他聽說從黑風山分裂出來的凌昊義,拉起來的游擊隊名聲甚好勢力大,就毅然投奔。
要是熊振山不是投錯了隊伍,後來也不會慘死,解放以後,也不會籍籍無名,連個烈士的墓碑都沒有。
要知後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