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還不能說太多。和珅的直覺是,江南的事情是不能再繼續拖下去了,他現在是一點在這裡瞎耗的閒心也沒有了,只想著快點回京城,只是回去了能夠幹什麼,和珅想想又不知道。箭在弦上,已經到了不得不發的地步,回頭到底事情會發展成什麼樣,和珅也說不出清楚。對連霜城這種心懷不軌又兩面三刀的人,利用價值一旦到了頭,便可以放掉這一顆棋子了,只是為了消除他的威脅,這事兒得辦得乾淨利落才好。已經動了殺心的和珅,行事起來那隱藏著的雷厲風行便已經露了出來。周曲只聽了和珅的話去辦事,並不知道汪如龍跟和珅談了什麼。只說這汪如龍回去,便是惶恐得厲害,直在屋裡轉悠,&ldo;要出大事,要出大事。&rdo;他小妾出來勸他,&ldo;這能出什麼大事啊?江南的事情不都已經被搞定了嗎?&rdo;&ldo;好不容易這賬本我才交出去,怕的就是惹禍上身,只盼著這一回,火不要燒到我的身上來。&rdo;千萬別燒到了他的身上來,不然就糟了……汪如龍現在也想不出什麼好辦法來,只連續地下了幾道令,勒令下面自己管著的運鹽船,這兩天千萬不要在水上走,若是出了什麼事情了就損失大了。而三日後晚上發生的事情,證明了汪如龍此刻的預感是何其正確。次日早起,和珅便去拜訪了永貴,對永貴道:&ldo;前日接到訊息,說是王傑落入了那漕幫幫主連霜城的手中。永貴大人您興許還不知道,王傑手中有著當年兩淮鹽引案前後的賬本,事關江南官場全域性,我們若是不將王傑大人從這連霜城的手中搶過來,怕是要出事。&rdo;永貴為官多年,便知道一旦有什麼事情涉及到&ldo;賬本&rdo;這樣的東西,便能牽扯出一大片。若是王傑手中有賬……永貴立刻就知道事情要緊在哪裡了,他們這一次過來就是為了查陳宏謀,陳宏謀乃是兩淮鹽引案之後上任的,這才開始了步步高昇。和珅這一句話,怕是要戳翻整個江南官場啊……只是畢竟救王傑也是要緊事,永貴當下便道:&ldo;這事兒我們再從長計議,你可有什麼好辦法?&rdo;和珅早就在這裡等著永貴了,便將自己早些時候想的計策與永貴一說,永貴捻鬚,在屋裡踱了許久,&ldo;連霜城畢竟是漕幫的幫主,我們這樣做,牽涉是不是太廣了?&rdo;&ldo;只要江南的官場一換血,他這漕幫幫主的位置也是做不了太久了的。漕糧的運輸事關天下命脈,讓連霜城這樣的一個人當了漕幫的幫助,皇上的心裡必然是不高興的。永貴大人,您忘記這連霜城是怎麼上位的了嗎?&rdo;和珅這一點,便是隱隱約約有道破天機的感覺了。乾隆第四次南巡的時候,曾經視察漕運,那個時候的漕幫幫主還不是連霜城,那個時候漕幫勢大,當真是連乾隆也不敢怎麼得罪他們的。九省漕運若是忽然癱瘓,對整個大清的經濟命脈都是打擊,所以在漕幫幫主的邀請下,乾隆竟然還是加入了漕幫的了‐‐這是外面的人的傳言,說是乾隆也是漕幫人。只不過,乾隆乃是整個大清的主人,便也覺得即便是自己入了漕幫,也是漕幫的主人‐‐這所謂的&ldo;入&rdo;,其實不過是口頭上的而已。乾隆為什麼要入漕幫,或者說,為什麼要對漕幫幫主禮讓有加?根本來說,不是他喜歡漕幫,而是他忌憚。連霜城畢竟是殺了原來的漕幫幫主上位的,背後有福康安的支援,所以坐穩了這位置。在連霜城跟福康安生出嫌隙之前,連霜城已經將這幫主的位置坐穩了,現在想要將他拔了,談何容易?有能力的連霜城,管理著漕運,固然是一件好事,可是這人本事太好,以至於漕幫蒸蒸日上,卻漸漸要脫離官府的掌控了。&ldo;你的意思是,皇上也忌憚著這漕幫,其實是想……&rdo;永貴豁然明朗,而後考慮了一陣,漕幫勢大脫出掌控,絕對是不允許的事情,更何況說這王傑手中還有賬本,連霜城野心大,憑藉一個漕幫幫主的位置竟然也想要左右江南官場,這大帽子扣下去,便可以說是謀逆的大罪了。和珅道:&ldo;所以在我們的計劃完成之後,您必須出現在當場,才能保證王傑大人不會被人滅口。&rdo;&ldo;你說得對,今日便去只會揚州知府那邊,看看他們怎麼做。&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