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do;顧懷袖一面說,一面翻開了請帖,只請了張廷玉一個人去喝茶,還是以納蘭揆敘的名義發的。可這請帖上面的字跡,分明老道沉穩,以字觀人,透著一股圓滑,一看就知道不是納蘭揆敘這種年紀比較輕的人能寫出來的。寫這一封請帖的人,不是納蘭明珠的兒子,而是他本人。她還記得那一天這老狐狸跳上他們的車,被張廷玉半路扔下去,可欠了他們個大大的人情。顧懷袖合了請帖,在掌心輕輕擊打著:&ldo;你這是要去訛詐了?&rdo;張廷玉斜眼睨她:&ldo;我像是那等奸猾之輩?&rdo;&ldo;……不像,你就是。&rdo;顧懷袖一點也不客氣,她隨手又扔了那請帖,道:&ldo;你還沒把事情說完呢。&rdo;&ldo;無非就是大阿哥被人誤導,以為萬歲爺是身體不大好了,又不知哪裡來的風聲說要改立太子。大阿哥就趕緊跑去跟明珠商量,卻被太子抓了個正著。其實萬歲爺就跟大臣們說蒙古邊境那邊的事情,時不時有一回騷動,這都好了……誰知,大阿哥這麼能作?&rdo;張廷玉也覺得大阿哥腦瓜子不好使。這樣的人也想當皇帝,怕是剛剛坐上龍椅沒兩天,就要被人拽下來的。這一回之後,明珠徹底地失了寵,連帶著大阿哥被訓斥了好一陣。他平白無故跑到大臣的家裡,也沒個規矩。明珠則是一怒之下把滿園的梅花全部給砍了,大冬天的叫人改種了梨花,說來年改能吃梨,可把這京城內外給笑了一通。誰從這一遭事情裡頭獲益,誰就是算計大阿哥的人。即便不是太子,也跟太子脫不了干係。只是太子很得康熙的喜歡,連太子不學好,都是身邊人的錯,康熙哪裡捨得責罰他?只一味怪罪到別人的身上,這件事在太子這裡就輕輕地揭過了。明珠這兩天沒事兒都待在家裡,他還欠著張廷玉這邊一個人情,想著擇日不如撞日,乾脆直接叫人下了請帖了。現在顧懷袖猜張廷玉準備獅子大開口,也不是沒道理的。張廷玉不是善類,只是一時還沒找到機會而已。他手指敲著桌面,忽然道:&ldo;我只怕被明珠給算計了……薑還是老的辣,我這一頭嫩姜,還是慢慢地辣著吧。&rdo;一時半會兒地就想要跟明珠比,不現實。張廷玉考慮的是,明日要去跟明珠說什麼。他暫時,還沒有什麼用得上明珠的地方。顧懷袖就在張廷玉身邊坐下來,漫不經心地順嘴提了一下那紫貂皮得披風,張廷玉也沒在意,看了顧懷袖左手一眼,只微微地一彎唇,也懶得計較這些個細枝末節了。至於紫貂皮大衣?胤禛看著外面來的回信,差點被噎得吐出一口血來。他本就是喜怒不定,高興了整個身邊的人都高興,不高興了身邊人都跟著倒黴。小盛子只覺得自己遞訊息上來的時候,是提著腦袋的。胤禛看了,將那紙條燒了,心道顧懷袖暫時沒了利用價值,張廷瓚那邊最近也暫時低迷了起來,似乎是他府中出了什麼事。不過……什麼叫做整日裡惦記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胤禛冷笑,他惦記的都是干係重大的要緊事。小盛子戰戰兢兢道:&ldo;爺,外頭宮女們用雪堆了雪城,您要出去看看不?&rdo;&ldo;爺是那種玩物喪志的人嗎?&rdo;胤禛眉頭一皺,便斥了小盛子一句。小盛子嚇得一縮脖子,&ldo;那奴才立刻叫他們推倒了去!&rdo;胤禛一擺手,直接往外面走:&ldo;看看去。&rdo;小盛子:&ldo;……&rdo;爺,您這樣雞毛蒜皮、心口不一,咱們做奴才的真心疼!池中鯉其實想想,同明珠這樣的老狐狸鬥智,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可張廷玉現在很平靜,他也說不出自己這樣的平靜從何處而來,一種由內而外散發出去的平靜。也許是太久的平庸,給予了他世人眼中太久的平凡,所以飲水自知,冷暖自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