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來說了一句好話:&ldo;索大人這話可沒道理,兩次頭名交卷,本就是才高八斗之明證,如此高才不選,竟然要委屈咱們大清低就一個第二名交卷策論還不怎麼好的汪繹,您這眼睛跟常人不一樣,是倒著長的啊。&rdo;&ldo;李大人,你怎地胡亂罵人!&rdo;索額圖氣得直瞪眼,朝議之事本來就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你有你的道理,我有我的反駁。反正他李光地是皇帝黨,有種你來咬我啊!李光地將那雙手往袖中一揣,老神在在地埋下了頭,盯著自己面前三尺的地面,只道:&ldo;說您眼睛倒著長,又沒說您眼瞎,您這麼激動幹什麼呀?&rdo;李光地有時候就是嘴毒,老早就看不過李光地了。好歹張英還是咱同黨人,有你這樣損人的嗎?把個張二公子貶低得一文不值,也虧得你不害臊!張英站在旁邊一直不說話,只是聽著眾人的爭執。鋒芒畢露,一定會被人折鋒。剛剛出道進官場,不宜太高,太高則易摔倒。張英有著自己的考量,只是這一切的考量,都不如皇帝一句話。康熙看著下面蹦躂的索額圖,就冷笑了一聲,他還沒說話呢,下面就開始嘰嘰喳喳,到底是誰要做皇帝了?他看著御案之上那一方寶印,忽然慢吞吞道:&ldo;索額圖,既然你這麼有主意,不如拿了朕的印璽,自己寫一道聖旨蓋上吧。&rdo;&ldo;撲通&rdo;一聲,索額圖立刻跪在了地上,冷汗涔涔,只道:&ldo;奴才萬死不敢!&rdo;&ldo;不敢?朕看你不是敢得很嗎?別以為朕是瞎子!&rdo;這下頭整日裡都是黨爭,個個都是精明人,只可惜他康熙不是昏君,他什麼都看得清清楚楚!連著老張英護犢子的心,連著李光地鳴不平的意,連著索額圖與太子那一點子私心,還有這滿朝文武無數人等著看好戲的心……興許這裡面還涉及到他們的門生,所以一面看著戲,一面提心吊膽。過幾日便是朝考,稱之為&ldo;館選&rdo;,乃是翰林院這邊選拔新科進士的考試,這些人現在就開始明爭暗鬥起來。真是有意思極了。康熙手裡捏了本摺子,忽然砸向下面跪著的索額圖!一聲&ldo;篤&rdo;響之後,索額圖的頂戴都歪了,只敢跪伏在地上噤聲不語。&ldo;看看這是什麼!你以為你索額圖多幹淨不成?參你的摺子都堆成山了!明日朝會若你給不出個交代來,便頤養天年去吧!&rdo;康熙一擺手,索額圖拾起了地上的摺子一看,頓時臉色慘白。他與太子在江南扶植了一批官員,大肆在茶鹽河三道斂財,卻不想下面的人做事太囂張,氣焰逼人,遇著有阻撓的官員便言&ldo;吾等乃索相門下何人敢不從我&rdo;,遇見膽子小的,興許事情就成了,可難保有那些嫉惡如仇的,江寧織造曹寅乃是皇帝的眼線,指不定給皇帝說了什麼……索額圖看著這摺子,便知道張廷玉這件事自己是無力阻攔了。他頹然叩頭:&ldo;此事與奴才無關,還請萬歲爺明察!&rdo;&ldo;今日朝會不追究你,滾下去吧。朝考三日之後進行,既然有這麼多人覺得朕點的這個頭名狀元名不副實,那便著令此子如常朝考,點翰林亦如常!&rdo;眾人聽聞康熙此言,悚然一驚。便是張英也忽然抬首,而後跪地俯首:&ldo;皇上萬萬不可!&rdo;點翰林如常,那便是作為狀元的張廷玉依舊入職翰林院,成為翰林院修撰,乃是無上榮耀;著令張廷玉如常朝考,也就是讓張廷玉跟二三甲之人一起參加朝考,經翰林院館選,若此子才能出眾,還能再中一個&ldo;朝元&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