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頁(2 / 2)

取出來,遞給了張安世,&ldo;你看,這是什麼?&rdo;這是一隻看上去很新的漆盒,只是裡面裝著的卻是一些舊物。張安世接過了,然後開啟,卻怔然了一下。這是……斷裂的玉佩,幾塊石頭,還有一隻裝信的竹筒,下面壓著一張染血的白紙。那筆記,分明就是張湯的。劉弗陵揮手讓別人出去了,自己坐在了殿前的臺階上,雙手手肘放在膝蓋上,看著表情之中帶著震撼的張安世。他嘆了口氣:&ldo;這是之前父皇母后留下來的東西,不過我一直沒給你看,張大人的遺物。&rdo;雖然劉弗陵不懂這些東西到底是怎麼回事。可是張安世是明白的,他緩緩地吐出一口氣來,忽地一笑:&ldo;都是他們那一輩人的事情了。我的字,聽說還是當年你母后說的,後來告知了我父親,父親又與母親提到&lso;子儒&rso;兒子,及冠之禮時的表字便是這樣來的。只是這裡面的遺物,除了這筆跡是我認得的父親的字以外,別的竟然都不清楚。&rdo;&ldo;我倒是記得,張大人以前很喜歡這塊素玉吧?聽說是我摔壞的。&rdo;劉弗陵的記憶已經有些模糊了,這幾年自己並非都是在朝中度過的,有時候也去洛陽看看自己的母后,只是父皇一次都沒有去過。於是一個月前,劉弗陵對自己的父皇說,父皇,你該退位了。劉徹看了他很久,那一夜,宣室殿中的燈沒有熄滅過。於是劉徹就退位了,他的兒子已經長大,看上去沒有野心,只是他畢竟已經大了,翅膀硬了,自己也累了,還是走了好。他走了,劉弗陵就舒服了,沒人管教著自己。只是現在,他一個人坐在空蕩蕩的宣室殿裡,忽然就明白了帝王的那種寂寞。還好有個從小到大的玩伴。&ldo;這塊素玉我是記得的,父親曾經拼了許久,聽說是祖母留下來的。不過也只是聽說……&rdo;張安世放下了素玉,拿起了信筒,不過就是一枚小小的信筒而已,這其中有什麼玄機,似乎也不甚清楚,&ldo;這東西很是平常……&rdo;&ldo;也許對於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意義吧?&rdo;劉弗陵插了句嘴,打了個呵欠。而張安世的手指,終於觸到了那一張紙,然而他只看那些輪廓,就已經知道這幾句話是什麼了。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首已是百年身。父親的這句話,沉沉地壓在他的心底。在他及冠禮的時候,殿下也是來的了,並且告訴他,子儒的確是他的字,她並沒有停留多久,只是一會兒就走了。臨走的時候聽到她喃喃了這一句,原來這還是父親留在這世間最後的字嗎?張湯並不能算是好父親,可是張安世並沒有太多責怪的意思。這世上,最難的便是情非得已,即便是自己父親這樣的人,又能怎樣呢?他將漆盒重新蓋上,&ldo;陛下不去洛陽看看嗎?&rdo;&ldo;父皇想要當豬,也得看我母后願不願意養啊。&rdo;劉弗陵的聲音是如此輕鬆,把自己的父皇劉徹比喻成豬這種事情也只有他敢幹。他雙手往腦後一枕,已經有了翩翩少年的風度,躺在了殿上,厚厚的毛毯襯著他黑色的皇袍,有一種說不出的尊貴和灑脫。張安世一看就皺眉,&ldo;陛下還是起來吧。&rdo;&ldo;陛下是誰啊?不認識。&rdo;劉弗陵揚了揚眉毛,一副&ldo;你有種來打我啊&rdo;的表情。劉弗陵這性格也不知道是跟誰學的,天生無賴,也從來沒見陛下和殿下是這種德性,有時候張安世私底下也懷疑劉弗陵到底是不是陛下跟殿下親生的太子。在人前的時候劉弗陵那是無比正經,可是一旦到了人後,各種各樣的大膽舉動這人都敢做出來。他心想莫不是這傢伙跟主父偃混多了,所以才變成這模樣的?可是桑弘羊跟主父偃那交情也不淺,怎麼就沒見桑大人變成劉弗陵這樣?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