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孝敬父母不單純是經濟上的支援還有精神上的慰藉。例如:你遠在異國他鄉,生活、學習及各方面如何?吃的怎樣?休息怎樣?得病沒有?有意外發生嗎?你和周圍同學相處得如何?這都是我們每時每刻惦記的。特別是現在美國很不安定,總有恐怖事件發生,就更是我們掛心的。我們總是希望見到你的來信,使我們知道你的情況,以使我們的心得到安慰和享受。只要我在家,天天上網。出門了,回來第一件事就是上網,盼望見到你的來信。你知道,每當我見到你的來信,你媽是多麼地高興呀!無論在做著什麼,馬上過來,要親眼看看你寫的都是什麼。你的來信可以說是我們精神的支柱。你媽每天堅持鍛鍊,頑強地在同疾病鬥爭,其精神力量就是有你這個好兒子。所以你經常給家裡來信,談談你在那裡的生活學習,談談你高興的事、談談你的煩腦。談談你的需要,多些交流。同樣是孝敬父母的一種方式,是你給我們的精神食糧。你的學習很緊張,半個月寫一封信總是可以的吧?不要老是讓我們惦記,讓我們失望地上網。你連一個月打一次電話都做不到麼?你跟我們多說說你的情況不行麼?&rdo;陳言默默地盯著電腦螢幕看了很久,不知道應該怎麼回覆這樣的信。他現在覺得不僅是胃疼,頭都開始疼了。他覺得真的是。。。。。。太累了。。。。。。覺得自己身體上和精神上都已經被拖到了極限,離垮掉已經快不遠了,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是那最後一根稻草。陳言覺得自己有時候挺沒用的,他快三十歲了,還沒有工作,也沒有成家,聽起來基本就是一事無成。有些事情他沒辦法跟父母講,也不願意和哥們兒傾訴,他沒有什麼特別親密到可以分享心事的朋友。小陳先生在某些事情上非常固執,他一直就覺得,一個靠譜的成年男人不應該把自己學習工作生活和家裡的這些亂七八糟一件件理不清楚的事情,隨便跟外人唧歪婆媽。他這些年已經習慣了把困難和責任都埋在心裡,默默一個人承擔。挺得過去就挺著,挺不過去了,就被逼到死。那些日子裡,沒有什麼事情是能夠讓他真正開心、輕鬆、自在的。只有偶爾某個擁有甜蜜笑容的女孩子發來的隻言片語,淡淡的關懷,也許算是他生活中唯一的精神慰藉。他有那麼一兩次有那個衝動,想上樓去看看她,其實什麼都不用做,就看看她的笑容就挺溫暖的。可是,看見她跟她說什麼呢?他腦子裡心裡沉甸甸壓抑著的這些事,難道去跟人家女孩子說這個麼?女孩兒看起來還很年輕,很單純很快樂的年紀,我要把自己的不快樂加諸到她身上讓她陪我承受麼?她能承受這些麼?小陳先生有時候會翻開信箱再看一遍被他收藏在某個看似不起眼的小資料夾裡的那幾封信,文如其人,她是一個很活潑開朗動人的女孩兒。陳言開始想,其實什麼也不用跟對方說,其實,其實。。。。。。如果再帶她去買一次菜,他就會很開心很開心的。他想,她也應該不介意有人要帶她出去買個菜吧。陳言寫完了proposal又交了paperreview以後的那個週末,他給程溪溪宿舍打了個電話。可是電話沒人接,她似乎不在家。。。。。。那個週末程溪溪在教會參加個活動,一個教友馬上要生孩子了,辦babyshower,一幫人有的沒的都去了。照例是大家一起熱熱鬧鬧地吃飯,然後圍坐在一起,新媽媽洋溢著一臉幸福的母愛坐在正當中,一件一件地拆大家的禮物。每拆開一件大家就很誇張地&ldo;wow&rdo;一下,程溪溪覺得很無聊也很搞笑。劉海洋那陣子剛買了車,終於不需要麻煩小陳先生載他去買菜了。二手的凱美瑞,得瑟地開著滿處跑,從此也不再坐steve的&ldo;公車&rdo;了,非要拿自己的私車開到教會,再送幾個中國同學回家。就在那天順道兒送程溪溪回家的路上,劉海洋忽然停下車子,在路邊跟小姑娘表白了。話說得還結結巴巴的:&ldo;溪溪,我,我,覺得你挺不錯的,跟你在一起挺開心的。。。。。。真的。。。。。。&rdo;對方其實還沒有說出幾句話,程溪溪已經明白這人要跟她說什麼了。她其實沒有太多的驚愕,被表白的次數多了,已經過了那個有人跟她獻個殷勤就大呼小叫的抓馬困的心理年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