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呃,我的意思是,我覺得每個運動員都有自己不同的身體狀況和技術特色,在場上也是不同的打法型別,訓練的時候是不是不用一刀切……訓練量太大了,太疲勞,會容易受傷和勞損……&rdo;杜彪淡淡地拋給他一個不以為然的眼神,說道:&ldo;你現在就連最基本的力量、加速耐力和持久耐力標準都達不到,再給你減量,你還練什麼?那你就乾脆別練了,回家去歇著算了!&rdo;蕭羽的臉色發窘,垂頭悶想了一會兒,可是這話既然已經說出來了,若是要得罪人,這人反正已經被自己給得罪了,不如把道理全都說出來,不然反而顯得自己理虧,好像咱訓練故意偷懶似的!他挺了挺胸脯,立正的姿勢,認真地看著教練:&ldo;杜指,我覺得,其實看其他很多隊員訓練的狀況,也都是很疲勞的,每晚醫務室門口人山人海,按摩師理療師傅都忙不過來!&rdo;&ldo;所以我認為這不是我個人素質指標太差的問題,我指標也沒有那麼糟糕的……我覺得,或許您可以把我們這撥集訓隊員,也像對老隊員那樣,分一分型別,給每人定一份更詳細的訓練計劃……畢竟大家場上位置和打法都各不一樣,訓練也可以更有針對性。&rdo;蕭羽一邊說一邊心裡都摸不見底。自己這種想法,或許對於教練員要求有些高了。集訓隊一百二十八個人呢,又不是隻有八個人,教練還要一一給你照顧到,那可真成了管孩子的家長了。這年頭家長對自己親生孩子也未必都那樣負責任,給你制定學習計劃,單獨輔導每一門功課?!聽完蕭羽羅哩羅嗦的一大篇說詞,杜彪嘴角浮動,似笑非笑:&ldo;哼,你倒是還挺關心你隊友們的反應,心思挺細緻呵!&rdo;蕭羽發覺杜老大笑起來簡直比不笑還讓人心裡沒底。&ldo;去把這兩組訓練堅持下來!如果實在還是有意見,週五下午做隊內總結之後,來我辦公室報道再說,現在沒工夫!&rdo;&ldo;哦……&rdo;杜老大沒有直接發脾氣,讓蕭羽鬆了一口氣,可是也沒給自己解決任何實際問題,只得灰溜溜地歸隊,繼續各種的加速耐力訓練。杜彪望著那一張繃得很認真又很緊張忐忑的小臉,心裡冷笑,蕭羽啊你這不開竅的,我說你素質標準達不到,當然是用國家隊隊員的指標來衡量,又不是對待集訓隊裡那些十五六歲發育未成熟的小孩子的標準!對於我杜彪將來要收至麾下精心培養的雙打好苗子,老子對你的要求當然就不一樣!其他那些半大孩子,大部分也就是被省體育局領導送出來,在海埂旅遊一圈兒,見見世面,個把月以後從哪兒來再回哪兒去!回到省隊將來也有個吹噓得意的資本,好歹是在國字號隊伍裡溜過一趟。你蕭羽也是甘心來溜一趟就捲鋪蓋滾回去的人麼?所以說,那些人訓練疲勞不疲勞的,腦袋疼還是屁股疼的,跟你蕭羽有什麼關係?!婆婆媽媽的,人物年紀不大,腦子裡還牽扯得挺多!還敢跑過來指揮我杜彪應該怎樣怎樣安排訓練計劃,真囉唆!‐‐‐‐‐‐訓練課結束。傍晚。蕭羽用宿舍樓傳達室的公用電話,給他媽媽打了個長途。這年月海埂基地的硬體設施已經配備得越來越齊全,別說每個宿舍樓都擺上了兩部投幣公用電話,商業小區裡還有一間網咖,一家超市,三傢俬人小飯館,兩間記者招待所,還有一家洗衣店。海埂已經不再是當年那個鳥都不願意飛過來拉泡屎的不毛之地。據說十年以前全基地就只有兩部電話,封閉訓練那就真的是全封閉軍事化管理,打個電話都要排長隊。更慘的是那幫做記者的,整間大院就只有一條外接電話線,以及一臺每三分鐘黑一次屏、五分鐘死一趟機、半小時才能撥上號爬上網的雜牌電腦;一群記者每天發稿就像打仗一樣,打破頭地搶佔位置。蕭羽要是不主動給媽媽打電話,蕭愛萍倒是也沒有特別地想念兒子。這孩子自從小學畢業以後就基本住進了體校,長期寄宿,文化課和日常訓練都有教練管著,已經習慣了自己照顧自己,蕭愛萍挺放心的。 &ldo;小羽,零花錢夠用麼?不夠媽媽給你郵匯過去,別太省了!&rdo;&ldo;夠的,我都還沒有找到機會花錢呢!吃住全包,國家公費昆明一月遊!&rdo;蕭羽笑嘻嘻地回答,想讓他媽媽放心。&ldo;呵呵,別臭美了,國家掏錢是讓你去旅遊的啊?&rdo;&ldo;可不是麼!久聞大名風景如畫的滇池,我都已經參觀過兩回了。我們隊每週都有一趟站到湖心棧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