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棠略著急地道:&ldo;你趕緊回家,你爸你媽回來了,已經到了!&rdo;孟小北:&ldo;……哦。&rdo;少棠口氣匆忙:&ldo;把你衣服穿好,利索點兒,你爸媽帶孟小京回來,你當你爸面兒表現好些,知道嗎!&rdo;少棠沒有多餘囑咐這一句。說句不好聽的,他現在挺怕孟建民回來瞧兒子,他既擔心孟小北在家人面前表現不好,半大小子犯擰脾氣招人煩,又更不願意看到孟建民嫌棄不待見小北。岐山那一家子都回來北京,三代同堂親戚齊聚,孟家兩間房頓時又顯擁擠,且人多嘴雜,平添各種矛盾。孟奶奶在廚房邊做飯邊不停嘮叨:&ldo;咱家這媳婦,也真是的!兒子不帶,飯也不做,孟小北才回來她看了有一眼沒有?就走了!!&rdo;孩子他大姑說:&ldo;人家不是不管,好不容易回北京一趟,回孃家看她媽去。&rdo;但凡做婆婆的,永遠都對兒媳有一百個不滿意,孟奶奶也不能免俗,瞪著眼睛說:&ldo;啐,回來趕剩麼,他們不回來我就做四個人飯,這一回來我做八個人的飯!她怎麼不做?!&rdo;孩子他二姑冷眼道:&ldo;呵呵,您不是最能幹麼,誰能幹指使誰幹唄。&rdo;孟奶奶道:&ldo;俺能幹?養你們這群又懶又饞的,呸,都滾蛋!&rdo;孟建民這一回脾氣精神好了許多,大約是因為孟小京腿治好了,沒落下殘疾,而且他們西溝的職工家屬宿舍即將搬遷,這是大好訊息。老太太在那屋嘮叨埋怨她的媳婦閨女,孟建民在這屋拉著少棠親熱聊天,喝酒。又是多年未見,少棠一瞧,孟建民頭髮都花白了。這人眉眼仍能看出當年英俊模樣,眉毛濃黑,眼窩微凹,雙眼漆黑有神,然而歲月不饒人,畢竟四十多歲人了。老哥倆互相捏捏肩拍拍後背,孟建民笑道:&ldo;少棠,你也老大不小了,還混吶?&rdo;少棠裝傻:&ldo;啊,混呢。&rdo;孟建民湊頭笑道:&ldo;趕緊找個弟妹,踏實下心來過日子吧!&rdo;少棠嘴角一聳:&ldo;嗯,我就是踏實不下心,別毀人家姑娘了。&rdo;孟建民隨後就跟少棠講述他們西溝兵工廠有史以來第二次工人&ldo;暴動&rdo;的激烈盛況。岐山三座軍工企業家屬大院在一年內陸續遷往西安,而這一成果,是全長工人集體鬥爭爭取到的福利。山溝裡苦熬二十年的當年的熱血青年們,如今已全部人到中年,拖家帶口,兩鬢飛花。這一代人的青春如夏花般凋零在七十年代,唯一的希冀就是能把孩子送出去。即使不能回京,也一定要上到西安,絕不能屈在山溝裡。這時正趕上軍委國防科工委部級領導下到三線單位視察工作。據說,領導下基層走訪的前一天晚上,工人&ldo;起義&rdo;拿下了廠辦和工會,有老職工在中間發動組織。然後,工人代表兵分兩路,一路迎著領導考察團,在寶雞市內拉開橫幅堵在賓館門口,與上面部委領導進行談判!另一路,大波的工人攜帶家屬,攔截了寶雞至西安的某段鐵路線,靜坐鐵軌上,威脅如果當天談不下來,就集體臥軌。這是走投無路,這就是要來真的。寶雞至西安的鐵路癱瘓五個小時,不能通車。孟建民說,他當時腦袋上也纏著白布條子,穿一身藏藍色舊工作服,和所有老同事一起,在鐵軌上坐了五個小時。二十年人生多艱,把老爺們兒都快逼成一群潑婦。最終談判勝利了,上面領導也同情體恤三線職工,這麼多年艱苦奮鬥為社會主義建設燃燒生命做出巨大貢獻,不能付出了青春再犧牲掉子女。領導拍板點了頭,兵工廠家屬大院年內全部遷至西安,讓職工子女將來能夠在西安上小學中學。廠房因為需要大面積佔地,西安城裡買不下那麼大塊地,廠子仍留在西溝,每週有班車往返西安岐山之間,送職工進山上班。因此,孟小京將來,就能在西安上高中了,平時也住在西安的新宿舍大院裡。孟建民一家日子過得舒心,少棠心裡就踏實了,倆人高高興興喝酒。這老哥倆本質上沒有矛盾,有矛盾也都是讓各自養的兒子造騰出來的。孟奶奶在廚房裡說:&ldo;原來以為景景成績能比咱們碑碑強,結果還沒有考上重點呢,去了西安,也不能念重點。&rdo;大姑說:&ldo;何必非要念重點,您放寬心,能去西安這就不錯了。&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