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大兒子落地,起名字的時候,他狀似隨意地說了一句話,&ldo;就叫楚瑜吧。&rdo; 所謂自古紅顏多薄命,就是這般道理。方瑜可惜沒有託生富貴之家,心比天高,身為貧賤,卻又偏偏天生麗質遭人妒。當初她無論是得償所願嫁給霍師長,或者委曲求全嫁給楚師長,二者都是相當不錯的歸宿,都能保夫婦和諧、一生衣食無憂,可她是個烈性女子,最終選擇寧為玉碎不為瓦全,走了一條絕路。楚師長若干年後透過某些途徑得知內情真相。當年新疆軍區內某領導那一家子也調回北京。楚懷智從此與那家人絕交,也沒跟對方再挑明,只是自此斷絕來往。道不同不相為謀,瞧不上眼。楚懷智並不忌恨霍雲山,男人麼,都拉家帶口的,醋性沒那麼大。只是此事當年老戰友與圈內同僚都知道,搞得他挺沒面子。他與姓霍的甚少來往,在軍區大會軍事演習上每回見面點個頭,不講話。霍師長偏偏也是悶炮脾氣,不愛上下疏通交際,忒不會來事兒。楚師長不理他,他也從不主動找楚師長。二人在尷尷尬尬的氣氛關係中熬過十多年,不成想竟是讓兩家的小兒子從旁&ldo;挑唆&rdo;協助,冰雪見融。兩家的小子是鐵哥們兒,好得形影不離,二武兩次磕頭灑血救了小珣的命,楚懷智慧不心懷感激?做人講究知恩圖報,不惑之年知音難尋。再說,選初戀情人倆人的口味都如此一致,果然骨子裡脾胃眼光就是一路的。楚師長是心裡把霍師長當成個值得交往的有骨氣有義氣的漢子。兩人甚至在政治層面上不屬同一陣營,軍委開大會當著外人面從來不坐一旮瘩,然而私底下通話往來逐日密切。楚懷智僅有的兩次回京,繁忙公務探親還家之餘,還不忘去西郊駐地,找霍師長出來喝酒。酒酣心熱之際,老哥倆把往日那些話說開了,緬懷年輕時曾經的毛躁衝動與意氣風發,胸中別有一番惆悵。 霍雲山說:&ldo;當初,她是忒擰了,應該順水推舟就嫁到恁家,挺好。&rdo;楚懷智說:&ldo;當初,你就應該麻利兒帶她走。我要是你,就帶人私奔!&rdo;……夜深人靜,楚師長在黑暗裡沉思,眼前煙霧繚繞,面前一紙沉重的上級軍令。他闔上眼,再緩緩睜開,沉鬱冷靜的視線掃過眼前一切,最終暗暗下定決心…… 作者有話要說:插播番外一章吧,就是解釋一下當年淵源,於是兩個爸爸糾纏不清了嗯。把經歷寫完整些,特定年代下的比較悲劇性的感情故事,很真實的。暖心的珣珣一天之後,楚懷智所在的27軍精銳部隊迅速進兵,與其他幾路兵馬夾擊合圍,包圍西郊38軍駐地。雙方終究沒打起來,沒有釀成御林軍積攢操練多年的家當兵戎相見自相殘殺的慘劇。27軍內部像楚師長這樣的軍官,都在38軍中服役多年,上上下下都是嫡系,怎麼捨得自己人打自己人?據事後傳出的小道訊息,雙方曾在軍部營地外僵持片刻,是楚師長卸了槍攤開空空的雙手向對方示意,得以進到軍部裡面談話,談了很久。最終對方既不出兵,亦不開打,全體棄槍繳械。38軍上至軍長副軍長下至團、營一級全部將領被一擼到底,楚懷智所在的軍團接管這支部隊。楚師長因為對38軍炮兵師團兵力人員部署各方面瞭如指掌,暫代副軍長之職,全面收編,連夜進行戰略部署。戒嚴部隊荷槍實彈,自呼家樓、復興路等幾個方向挺進京城,震驚中外。坦克車沉重的履帶碾過街道,三日內強突橫掃徹底穩定局勢……當晚,楚懷智曾經向上級打報告,詳細羅列情況,一再強調:霍雲山並未造反。楚懷智報告裡說,霍師長僅是對上級命令提出異議,一沒起兵造反,二沒煽動手下譁變,三則事發時立即繳械交割,四則沒有實施任何阻撓部隊出兵進城的行動,五則霍雲山當日身體狀況不佳,正在養病,本就不宜帶兵,不出戰其情可泯…… 那天在學校,做完課間操,他們軍區小學校長和教導主任破天荒把全體師生留到操場上,訓話半小時。每班的學生男生一列,女生一列,按身高從小到大,站成兩溜。班與班之間緊挨著。楚珣跟霍傳武中間隔一列女生,楚珣不斷地悄悄回頭,瞟他斜後方的某人。 校長在上面做規矩,學生在下面沒規矩,不一會兒就嘰嘰喳喳起來,討論內容都是幾日的見聞。霍傳武班上有個男生,低聲跟旁人散播小道訊息:&ldo;你們還不知道嗎,西郊那邊的部隊,被血洗了。&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