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裡大孩子之間矛盾暫時熄火,小孩子之間卻又醞釀著新的衝突,總之打架是永遠打不完的,這就是童年的生活記憶。這座大院裡的子弟,平時成群結夥,玩兒起來是分撥的。像楚瑜霍傳軍那年紀,十五六歲上高中了,各有各的小團體,都是約莫同齡的高中孩子,依據各自的背景地域劃分界限。楚珣和他兩個發小這一檔,是八九十歲上小學的孩子,平時在一起玩兒,也分成好幾夥人,小北京們一夥,瀋陽來的一夥,山東來的一夥……那撥大孩子裡,有他們軍區司令、幾個軍長副軍長的孩子,都小二十歲了,出去混社會。這撥小孩子裡,爸爸是師長的,就算官挺大的,楚珣和倆發小的爺爺輩又都是部隊老幹部,受人敬重,因此他們三人在小孩中間,就屬於背景特牛的。孩子們圍一圈玩兒,也憑軍銜家世;師長家的孩子,自然而然是孩子頭,發號施令的,汽車連連長的孩子、食堂廚子的孩子、菜站管事兒的孩子,就站外圍看著,一般不敢呲聲,聽指揮跟屁股後邊瞎跑。一個相對封閉的小社會,驟然闖入一股新鮮勢力,打破原有的結構性平衡,必然帶來一陣躁動,對大院裡的孩子也是如此。霍家老大在楚少爺面前拔了份兒,警衛連小戰士們長了臉,外來和尚壓本地人一頭,在大院裡混這麼多年的老土著不幹了。這些日子雙方小摩擦不斷,早飯食堂排隊誰搶誰的牛奶了,晚飯食堂誰佔誰的桌子了,放學路上誰擋誰道兒了,學校測驗考試誰誰合夥作弊、另一撥人找老師告密了,誰誰去偷警衛連汽車底盤的鋼管子、被另一撥人查出來告發了,等等等等,各種么蛾子,層出不窮。孩子們打打鬧鬧瞎折騰,其實都不算大事兒,小孩兒沒多少心機,純屬逞一時的意氣和義氣。在這一大撥孩子裡,還就是楚家小二,看起來比旁的孩子們成熟些,安靜些,素來心裡蔫兒藏著主意,遇事特沉得住氣。楚師長家的小二,也就是這群小北京的孩子王,所以,他也是有脾氣的,也有面子的。有一天,楚珣正躺在他房間床上,看小人書,沈博文跑進來。沈少爺來楚家從不敲門,熟門熟路。楚家也沒鎖門,大門敞開,只用一扇紗門扣著。沈博文跑出一身汗,踢開紗門喊了聲&ldo;阿姨好爺爺奶奶好&rdo;,一頭鑽到楚珣屋裡,鼓搗,說悄悄話。&ldo;珣兒,快,打起來了!&rdo;沈博文臉紅撲撲的,兩眼放光,特興奮。 楚珣把小人書塞枕頭底下:&ldo;誰打起來?&rdo;沈博文繪聲繪色地描述,嗓門挺大:&ldo;咱們的人跟小山東啊!&rdo;&ldo;就在煤場那邊兒,咱們的人把他們圍了,咱們人多,他們人少!&rdo;楚珣趕忙問:&ldo;他們有誰?&rdo;沈博文大眼一瞪,頭一擺:&ldo;就是姓霍那小孩,平時就瞅他牛逼哄哄的,這回可堵著他了,好好收拾他!&rdo;楚珣:&ldo;……&rdo;沈博文心急火燎補充道:&ldo;多好一機會,今兒他哥不在,咱們就憋他了,報仇,集體報仇!&rdo;楚珣急了:&ldo;他哥今兒不在,明天不回來?&rdo;沈博文手裡拎個鉗子似的東西:&ldo;先打了再說,咱們三十多人呢,他們才七八個。&rdo;&ldo;王欣欣他們已經把人圍住了,小鈞兒抄傢伙守著呢,跑不了,就等你!&rdo;沈博文手一揮,雄赳赳得。&ldo;楚司令,你不來,我們不好開打啊,就等你下命令了!&rdo;打群架楚珣跟著沈博文跑到那地方,果然看見那幾個小山東,被他們這撥幾十個孩子,圍在當中。小山東們的孩子頭,就是霍傳武。霍傳武眉毛上的傷,差不多好全了,掉了痂,能看出眉骨上方留下一小塊白印子,更顯得年紀不大的一張臉,酷酷的,線條堅硬。霍小二平時跟他老哥打扮得差不多,模樣,架勢,分明就是個小號的霍傳軍。一件洗得微皺半舊的的確良白襯衫,一條軍綠長褲,黑色&ldo;片兒鞋&rdo;,肩上斜背一個帆布軍挎。霍傳武一手還拎了一根二指粗的木棍子,棍頭包鑲著一塊鐵皮似的東西。楚珣一看就明白,鐵棍子太沉,木頭棍子抽人不夠狠,這小子真不含糊,用鐵皮包木頭,打群架最給力的武器。楚珣是沒想到,霍傳武這小孩,竟然每天上下學書包裡藏一根棍子!他心裡暗琢磨,自個兒以前不瞭解霍傳武,小看對方了。小爺這緊趕慢趕,一路狂奔,生怕你小子讓人打了,可我看您這樣,絕對不像是準備伸脖子讓人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