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三藏看著孫悟空回來,笑著調侃道:“嘿,猴子,你怎麼這麼快就跑回來了?觀音菩薩幫你把金箍摘了嗎?”
孫悟空無精打采地揮手:“別提了,菩薩說這金箍既然戴在我頭上,就說明我和它有緣分呢!”
“她說我的武器是如意金箍棒,頭上又有金箍,這寶貝就應該歸我師父。這不是明擺著糊弄我嗎?”孫悟空明白得很。
唐三藏忍住笑,回應道:“有什麼辦法呢,我都來不及阻止,你就已經戴上了。哎,菩薩嘛,咱打不過,否則……”
孫悟空意識到自己說漏了嘴,連忙岔開話題:“不過也好,觀音菩薩給了我三根救命毫毛,也算是個神通了。”
“得了,你這潑猴,以後長點記性。只要你不再調皮,我就不會念緊箍咒。走吧,耽誤這麼久,我們也該繼續向西走了!”
“走吧走吧!”
孫悟空幫唐三藏上了馬,他們繼續向西行進。
在金鰲島上,碧遊宮內,李休收起面前的世界樹,眼中閃爍著神采。
經過不斷的試驗,他確信混沌陰陽三才五行這些法則在世界樹中確實會產生奇妙的聯絡。
比如他後來把蟠桃放進去,裡面就慢慢刻畫出了先天五行之水的一部分大道本源,這些又完美地融入了他之前烙印的五行之道。
所以,李休現在在考慮是否要找些法寶靈物來強化世界樹內的大道本源。
毫無疑問,目前法寶靈物最多的地方在哪裡?
當然是西遊路上!
原本,李休沒打算在西遊路上動心思,畢竟那是一群演員,又有佛門監視,就像一出舞臺劇。但現在,他反而覺得西遊之路對他來說也是個好機會。
想想看,有多少神仙的看家法寶都被自家妖怪帶到了西遊路上:太上老君的紫金紅葫蘆、玉淨瓶、晃金繩,黃風的三昧神風,紅孩兒的三昧真火,還有黃眉老祖的金缽、人種袋,青牛精的金剛鐲,對了,還有獅駝嶺金翅大鵬雕的陰陽二氣瓶。
雖然這些寶物等級不是最頂級的,但數量多且種類繁多。
除此之外,還有孫悟空到時候會借來的法寶,比如定風珠之類的,說不定就能湊齊五行法則呢?
對了,記得黃風怪的三昧神風挺厲害的,不知道他的“兒子”現在走到哪裡了,或許可以去看看他!
說實話,對於八十一難,李休的記憶更多來自後世看的電視劇,但電視劇裡的順序是打亂的,因為大多是選取片段拍攝的。後來那些版本,比如大鬍子的,李休都沒啥興趣看下去。
特別是大鬍子那個版本,孫悟空扭扭捏捏的還老學女人,看得李休差點想用榔頭砸破大鬍子的腦袋。就拿三昧神風來說,李休只記得唐僧遇到這個劫難時,沙僧還沒加入,只有孫悟空和豬八戒。這意味著這個劫難比較靠前,所以不知道現在唐僧有沒有遇到黃風怪?
思考一番後,李休起身離開了金鰲島。但在離開前,他又對誅仙劍陣做了一些改動。
人不能太善良,否則容易被人算計。
所以李休把誅仙劍陣改成了最厲害的殺陣,瞬間,金鰲島上空煞氣升騰,殺意瀰漫。
離開金鰲島後,李休直接來到了西牛賀洲。
西牛賀洲廣闊無垠,說實話,李休覺得所謂的去西天十萬八千里,可能只是個虛數。從南瞻部洲到西牛賀洲,遠不止十萬八千里,所以大唐國境內的路程應該是真的。
到了西牛賀洲,唐三藏行蹤不定的原因就明白了——畢竟西遊是佛門興盛的關鍵,他們會提前規劃好路線讓取經人走嗎?未必,看看沿途的妖怪,大多都是天上地下安排好的,很多路線恐怕早就被佛門用大神通挪移好了。
李休來到西牛賀洲後,用上清仙法中的占卜之術進行推算,最終大致確定了唐三藏的位置。這也是因為他和唐三藏有因果牽連,換成一般人根本算不到唐三藏的蹤跡。
又找了會兒,李休在天空中看到了一些隱藏的神官,包括五方揭諦、護教迦藍。順著他們的視線,李休也看到了路上前行的唐三藏師徒一行。
現在的取經路上,只有唐三藏、孫悟空和那匹白馬。
不對,李休定睛一看,白馬並非馬,而是龍族變化而成。
想必這就是那位西海龍王的三太子了,不知道在這個世界,他是否也帶著綠帽。不過按照他們前進的方向,李休往前飛了一段。
沒過多久,前方出現了一座禪院。
這裡就是觀音禪院,還有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