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薛潤很滿意,羿丹也滿意,他勾勾指頭,瓊歡不知道從那裡跑出來,接了東西有迅速消失了。薛潤心裡足足的嘆息一下,這還叫旅遊嗎?不叫吧?那這叫什麼?楊向子愁眉不展的看著瓊歡,瓊歡手裡拿著一大把旅遊景點買來的亂七八糟的玩意兒,外加一雙虎頭鞋。&ldo;我師父……他還好吧?&rdo;&ldo;好著呢,一會子說是要去山裡的溶洞溜達下。&rdo;瓊歡笑嘻嘻的。&ldo;那我師父的臉色如何?&rdo;瓊歡吸吸鼻子,撇下嘴:&ldo;能有如何,見到我師父自然是不會好,要是他身邊換了你們大概會更高興吧。&rdo;要說瓊歡這人,實在是直爽的很,說什麼都不會遮蓋著,其實要是達到他這個境界,也沒必要有那麼多遮著掩著的事兒了。&ldo;那確實,沒說什麼時候回來嗎?&rdo;楊向子鬱悶,又追問了一句,雖然這兩天他都是不停地在問。&ldo;你要擔心,我送你過去,晚上吃了飯,沒事兒了,消消食兒,溜個彎也是好的。&rdo;瓊歡笑著建議。&ldo;你師父同意?&rdo;楊向子很驚訝。瓊歡失笑,一屁股坐在院子門口的臺階上,用一種很鬱悶的語調,帶著一絲怨氣到:&ldo;真當我師父是綁架犯了,沒那麼多講究,師父就是覺得,師伯吧,宅家裡不對,那書上說了這是網癮,得戒!總之吧……宅著是不對的,要多出去走走。&rdo;楊向子大恨:&ldo;該著你這麼說,還是為我師父好了?&rdo;&ldo;那可不是,自然是為你師傅好。我說師弟,咱不是外人,我也不瞞你,你生氣,那就生著,以後,但凡你有什麼要求,你提,只要不要我的命,就是你要我也給不了你。反正,你想要說什麼,儘管說,咱家家底還是很厚的,唯獨師伯這件事,你就成全成全。我都跟了師父多少年了,你是沒有看過我師父過的那日子,多少年了,就抱著一塊石頭活,看著忒沒勁,我師父,那是什麼人,我跟你說了你不瞭解,我就不願意看他這樣……&rdo;瓊歡講了半句話,楊向子轉身進了院子,關了門,實在不耐煩這傢伙每天老調長談。秘境裡,二當家一如既往的在砍樹,如今已經背到中學生守則了,他那一身肥肉,在短短不到一個月的功夫,已經甩出去上百斤,大概是對命運屈服了,如今,他不言也不語的可勁的砍著那顆根本砍不倒的樹木,完全不知道背後有個人,帶著一臉詭異的神色在端詳著他。書上說,人是跟著時代走的,其實這話說錯了,其實人類是跟著流行走的,打鑽木取火那會子,流行這個東西就存在。如今流行什麼?尋仙啊!不光國內尋仙,就連好多外國友人也都學會尋仙了。為了響應尋仙文化,創稅增收,現今這華夏國,但凡是座有故事的山巒,一定會被挖掘出好多好多跟修仙者有關的故事。雖說官方一直對這種文化不予評價,但是旅遊帶來的難以估量的旅遊業收入,還有對華夏各朝各代的各種古文化的探究、研究,無疑對時代還是利弊兩半的,利在於大量消耗的消費品,弊端在於,這個時代瘋子越來越多了。去年八月開始,自電視新聞到一些報紙、雜誌、電視節目、電影陸續的會演繹一些小故事、小悲劇、小丑聞,這些被評價為蠢得不能在蠢的一些現象,就是如今流行的尋仙現象。這種潤雨無聲的方式,不溫不火,卻行之有效,畢竟因為一次海市蜃樓而引發的全民修仙行為還是有效的控制住了。前一陣,很多打著修仙旗號的館所也被狠狠地打擊了一番,隨著電視節目的一路揭發跟蹤,清醒的人算是越來越多了。華夏人貌似是明白了,可老外不懂啊!執著、偏執的人大有人在,於是為響應尋仙文化而投資的那些商人也算不得血本無歸的,雖然回本速度是慢了些。薛潤跟羿丹要溜達的這座山,原名翠欒山,本是挺好一名兒,如今,這山卻叫駐仙山了,聽聽,豬仙。沿著駐仙山的邊鋒一路向山上走,已經是傍晚。以前,旅遊景點在這個時段都是下山的遊客,可如今倒過來了,天矇矇黑的時候,會有大批的尋仙客,成批的跟著坑爹的導遊上山。薛潤接過羿丹遞給他的一個尋仙包,開啟包裹往裡看了一眼,不由啼笑皆非。這包裹外嘛,倒是有四個大字&ldo;心誠則靈&rdo;其實吧就是那個意思,你找不到你心不誠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