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比老趙家三兒更加貼心的孩子了。孩子越好,社會地位越高。趙建國,高橘子每天都時不時的給老大老二一下,但是對小三兒,那是一個指頭都捨不得動的。這年月,誰家孩子不到十歲,就懂得幫媽媽做飯,給爸爸洗襯裡,給老爹理髮,接媽媽下班,父母出差,一個小娃子,在家裡給哥哥下掛麵吃。太懂事的孩子,招人疼。雖然有些過分的財迷,那也是能夠理解的缺點,誰不摳啊,高橘子自己就摳的要死,一個皮包能用五年,皮包破了,剪了皮片二還要給三個孩子縫鞋面上冒充半皮鞋。&ldo;媽,我沒錢。&rdo;趙學軍繼續裝死。高橘子撇下嘴:&ldo;你姥爺牛都吹出去了,說是給你二姨陪縫紉機。好兒子,你就借媽唄,媽給你存了好多報紙寫大字兒呢。&rdo;趙學軍真的很想擺出好多大道理說自己媽媽,他家就那麼點家底兒,貼補不起。別人家都在批地方蓋房子,一間宅基地才五塊錢,家裡三個男孩子,以後都要成家過日月。大伯伯在省會,五個孩子三個上大學了,父母結婚時,大伯可是把全部家底兒拿出來的。自己家媽媽,好好的工會不待著,好好的提幹機會不要,現在非要折騰去工藝品廠,那廠子五年後,連工資都開不出來。姥爺想給家裡翻蓋房子,媽媽二話不說的把爸爸復員費三千塊拿出來借給姥爺。這錢到死也是拿不回來的了。雖然不在乎那點錢,可是爹媽這幾年吵架,來來去去去就是因為這三千塊。母親在家裡的社會地位越來越低,那之後的日子卻又因為這三千塊的人情,被姥姥全家鄙視。趙學軍記得小舅舅高果園說的話。&ldo;姐,不就是拿了你三千塊嗎,幾十年了,還說,成,我們記得您的大恩大德,您能不能別每天說一遍,什麼話說了三十年,也沒意思了。要不然,給您磕兩個?&rdo;就因為這三千塊,父母吵了一輩子,就因為這三千塊,母親恨了姥爺一輩子,就因為這三千塊,姥姥家有將近十五年不跟家裡來往,就因為這三千塊,奶奶數落媽媽一直到他去世,還是因為這三千塊,買宅基地的那會子,全家抖落了所有角落只夠買兩間宅基地蓋房子。就因為那兩間房,大嫂二嫂關係猶如三輩子的血仇,見面就互相羞辱。幼小年紀,你可以去是無忌憚的闖禍,但是父母卻未必去聽取你的意見。你什麼也不能說,雖然努力了很多事情你也改變不了。這天夜裡,高橘子媽媽還是從屋子裡的床角找到了五十二塊錢,那地兒是趙學軍故意給老二看到的,他不想媽為難。第二天,趙學軍找到大哥五年級的語文課本丟給趙學兵:&ldo;第一篇到第十五篇每篇十遍。&rdo;&ldo;為什麼啊?!我又沒拿你錢!&rdo;趙學兵當然不願意,除了一臉幸災樂禍還有一臉子不服氣,他等這一天等了好久了。&ldo;你沒說?咱媽怎麼知道我錢在那裡的?&rdo;趙學軍一臉冷笑。&ldo;我怎麼知道!&rdo;趙學兵反駁,死也不承認,絕對不能承認。&ldo;其實……那錢不是我的,是咱大哥的,上次代表校隊比賽,拿了全市長跑冠軍,這是校隊給的營養費。&rdo;趙學軍笑眯眯的繼續陰自己家二哥。接下來的幾天,趙學兵的日子是膽戰心驚,水深火熱的,他甚至起了離家出走的念頭,等他打好行李,卻又沒勇氣踏出家門。於是,他乖乖的在家抄寫完課本,交給弟弟後,大哥在星期日回家。這一天趙學兵躲在家裡附近的大白楊樹上,一直等到半夜十二點才敢回家,回家就被趙建國賞了一頓皮帶炒肉。至於他最懼怕的趙學文,貌似他壓根沒做出什麼憤怒的舉動。好像……這一次,他又被自己的弟弟陰了……第二天,趙學兵憤怒的聲討自己的弟弟,早有準備的趙學軍亮出床旮旯那裡放好的錢對二哥說:&ldo;這是我把自己的錢貼給你的,你還好意思說我。&rdo; 趙家老二頓時一臉感動,在弟弟的誘拐下寫了一份欠條,沒有錢還不要緊,抄課文吧,一篇課文二分錢。關於趙家三兄弟的成長,那之後,大院的人總能說出一些有趣的事兒,就像老大趙學文,打小拒絕上體校,年紀不大發誓要上軍校,十三歲就立下人生最宏偉的目標並終身為之奮鬥。趙學文那裡來的那種誓言,那是打氣球打出來的。話說政府機關後面有個小廣場,廣場那邊有擺攤打氣球的,一九七八年之後,那是經濟飛漲的一段歲月,一些小商小販,慢慢開始在這個城市的邊邊沿沿開始進行命運的第一次轉變。政府後面的小廣場,後來就成了這個城市的自由貿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