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p;…說完這一番豪言壯志之後,凌曉就被突然黑沉了臉色的三爺趕了出去,站在書房外一頭霧水。&ldo;三爺不喜歡我這樣的想法麼?這樣可就沒有臭男人能壓在我頭上了啊……&rdo;凌曉疑惑地撓了撓面頰,潛意識裡忽略了另一種可能性。思考良久還是沒有想明白三爺突然生氣翻臉的原因,暫時放棄思考的凌曉聳了聳肩肩膀,決定按照三爺說的那樣,先回去&ldo;自己好好想一想&rdo;。反正過不了多久,三爺的氣就會消了,自然也不會再提今天的事情……逐漸習慣了三爺的寵愛與放縱的凌曉很坦然地放寬了心,抓住恰巧路遇的周宣華,表達了希望他能夠將自己的歉意與後悔傳達給三爺的要求後,便心情愉快地離開了三爺的宅邸。臨時被抓了壯丁的周宣華也是一頭霧水,但是好歹他也明白三爺心中的小九九,在彙報完工作之後,便將凌曉的話原原本本傳達給了三爺。三爺支著額頭,聽完這一番完全沒有抓住重點的致歉辭後頗有些哭笑不得。沉默片刻,在周宣華隱含著八卦精光的注視下,三爺輕輕嘆了口氣:&ldo;你說,我的教導是不是的確出了岔子?&rdo;&ldo;曉曉的性格本就是強硬機敏的,甚至帶著些戾氣,生活的環境看似平順安穩,其實也暗藏洶湧。&rdo;周宣華託了託眼鏡,認真得回答,&ldo;再加上您從小就嚴格教育她要自立自強,不能依靠任何人,不能對敵人心軟,要將一切都掌握在自己手裡,如今長成這副模樣性格,其實也算不得令人太過意外。&rdo;三爺有些煩惱地按了按太陽穴,深深體會到了什麼叫做自作孽不可活。原本只是個打發時間的小玩意,自然是越獨立便越省心,只可惜如今情況變了,他就是有心想要將她收攏在羽翼之下加以庇護,對方也早已習慣了在狂風暴雨中獨自振翅高飛,再也受不得任何的約束。‐‐看起來,這教育女兒的方式,果然不能用來教育情人……☆、 青年(一)1926年,擔任北平政府臨時大總統的袁憲自認為地位已然穩固,突然宣佈解散原本對他多有掣肘的國會,表示人民濫用民主自由、人民政治認識尚在幼稚時代,不適宜真正推行,並修改總統選舉法、延長總統任期,隱隱有了恢復帝制的兆頭。1927年,在&ldo;全國人民的請願&rdo;下,袁憲多次&ldo;推讓&rdo;,最終卻不願辜負眾人的&ldo;期待&rdo;,終於接受皇帝的尊號,成立中華帝國,改總統制為君主立憲制。與此同時,南方的幾位軍閥則突然宣佈獨立,反對袁憲稱帝,並發動&ldo;護國戰爭&rdo;,而曾經被袁憲派系排擠出政府核心,又因數度反對袁憲所作所為而被迫害暫時流往海外的孫先生也發表了宣告,希望全國的有識之士能夠站起來,為了捍衛共和制度而奮鬥。作為南北的要衝地帶,又是諸多新思潮氾濫的地域,滬省自然不可避免地被捲入了這一場內戰,瞬時間,戰火擊碎了原本和平的假象,更是擊碎了少男少女們原本無憂無慮的鴛鴦蝴蝶夢。有的擔心戰火延及自身,有的義憤填膺地想要為了國家與民族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心力,上流社會的交談內容也不再有什麼紙醉金迷的影子,反而充滿了對於戰爭局勢惴惴不安的猜測,任何一方的一次微小的勝利或失敗都能引起一番軒然大波,而上次階級也同樣出現了支援護國軍、支援袁憲,還有中立觀望的三類派系。關於這一次內戰,凌曉的訊息自然都是從情報網極其發達的三爺那裡探聽到的,雖然曾經經歷過一次,但是當時的凌曉仍舊沉浸在與白霞、宋文斌的感情糾葛中,幾乎沒有抽出精力去關注這些,而這輩子,她則每一條訊息都沒有錯過。趁著凌父打算趁著戰爭發一筆戰爭財、正忙得不可開交,無暇對她過多關注的時候,凌曉幾乎每日都泡在三爺的宅邸裡,一邊學習自己原本的課程,一邊聽三爺講述自己對於這場戰爭的理解分析,深感獲益良多。&ldo;一個女孩子,偏偏對這些感興趣,我看你是錯投了女胎,本應是個兒郎吧?&rdo;三爺端著一杯清茶,無奈地看著凌曉專注觀察著畫滿各種進軍路線的地圖,略顯鬱卒。即使想要將凌曉獨立好強的性子掰過來,但是長到這麼大,她已然定型,三爺就算是有諸般手段也無法在凌曉身上使,不得不束手束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