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頁(1 / 1)

小說:皇后別鬧了 作者:御井烹香

樂琰心情,卻是複雜萬分,要是她辛辛苦苦賺到的錢,卻被拿去修豹房,真的是要吐血三升了。只是也不能因噎廢食,便捺下思緒,謙讓道,&ldo;不過是對數字敏感了些,無事琢磨出來而已,具體這管莊太監的人選,還 76、就欺負你是皇帝,怎麼著了吧 要問過母后呢。&rdo;雖說經過樂琰改革,管莊太監已經不是那麼肥了,但是相較於在宮中掃地刷馬桶,仍然是個大好的缺,張皇后沉思片刻,反而又把樂琰遞過來的冊子,交還到了她手上,笑道,&ldo;什麼事都靠著我,你便永遠不是真正的後宮之主,我看,你還是和皇上商量著辦吧。內庫,究竟是你們小兩口的小金庫,我們這些長輩,不願意操心了。&rdo;張太后的拒絕,一下實在是來得突然,樂琰一下就捉摸不透她的意思,望了青紅一眼,見青紅也是滿臉的驚愕,便強笑著道,&ldo;這……媳婦到底進宮不久,對人頭,也是不熟悉的……&rdo;&ldo;我也不曉得除了我這宮中裡外使喚的太監外,哪些是曉得理財的。&rdo;張太后也搖頭道,&ldo;往常這人選,都是讓司禮監從二十四衙門裡自行選拔,現在你換了這樣的政策,又要自行選人……&rdo;她話沒說完,樂琰已是知道了張太后的意思,司禮監對這個新政策的態度還不知道呢,萬一要是反彈得太厲害了,兩邊打起擂臺,她這個新皇后,也實在是佔不到什麼便宜,王嶽是孝宗時就得用的老人,要和他當面鑼對面鼓地做起對來,又是在朱厚照和內閣打官司的敏感關頭,一個鬧不好,可能就有大樂子了。&ldo;媳婦謝過母后提點。&rdo;她忙真心福身謝過,張太后臉上露出一絲笑容,抬了抬手,又傾身道,&ldo;再告訴你一件事,那個引誘你父親強佔民田的賈清客,乃是王太監的同鄉。&rdo;作者有話要說:註釋時間:不得不再次說下,本文不是考據文,otl,因為明代財政系統是個非常複雜的概念,我自己都是很糊塗。簡單給大家介紹一下吧。在英宗(小豬的曾祖父)之前,基本是皇帝與國家不分家的,皇帝的支出,要向戶部要,但是這樣做兩邊都很不舒服。所以英宗時期就出現了內承運庫,這個東西相當於明以前的內藏庫,都是放皇帝自己的銀子的,內庫就這麼形成了。朱佑樘的母親紀妃當時就是在內承運庫做事的。那麼從此後就等於說皇室的支出和朝廷支出分開,但是宗室的支出還需要朝廷負責,這是個非常沉重的擔子,後面會解釋到的。英宗時期還首創了一個制度,那就是皇莊,皇室的收入主要來源於英宗時期定下的規矩,漕運糧的一部分轉化為銀子進內庫(一年大概一百萬兩)+皇莊的收入,這個是沒定數的,支出也說不清,你說這弘治和成化就肯定不同。小豬在歷史上後來還開酒館啦,增設皇莊啦,各種撈錢,不然真不夠他花的,這樣影響當然很不好。但是整體來說,明朝財政一直是一本爛賬,具體可以寫一本書了。我個人認為明朝財政制度是一路差差差到底,文裡肯定會涉及到一些,但我會盡量說得簡單清楚,大家有不懂的隨時問啊!順便說下,張居正時期是公認國家財政比較好的時期,一年大概朝廷財政收入有四百萬兩吧,可是孝宗喪事裡,打賞宮人太監,因此就賞了一百七十多萬兩,所以我簡直是驚呆了||||然後下面是明實錄裡關於孝宗喪事的部分。初署承運庫太監龍綬等奏,大行皇帝喪葬用度繁浩,又今方將舉行徽號並大婚等禮,湏用金五千餘兩。給賞內外官員人等,湏用銀一百八十萬兩有奇,庫中所積不多。宜預行區處,下戶部集議,言戶刑二部都察院收貯贓罰等銀贖罪銅錢並太倉銀總計不過銀一百五萬餘兩。(這是什麼概念,太倉庫當時是國家銀庫啊!)明天11點多來看更新哦~ 7777、b,遲早搞掉你 樂琰的笑臉,頓時就僵住了,這夏家出的丟人事情,被張太后知道了,倒也沒什麼,大哥別笑二哥,張太后的那兩個弟弟也不是什麼好鳥,但這賈清客背後的人居然是王嶽,著實是讓她有些吃驚。當然,要說王嶽是有意讓賈清客引誘夏儒去霸佔民田,那是不可能的事,對樂琰來說這件事她接受不了,但對別人來說,霸佔民田算不了什麼大事,只怕是那個賈清客自己不是個正人而已。但王嶽的手,居然伸到了皇后的孃家,也實在是讓人驚駭了。他這麼做的目的,倒是一下就能揣摩得透,無非是想與夏家交好,從而在後宮中,有個為他說話的人罷了,只是所託非人,現在,樂琰與他也就多了一重嫌隙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