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們卻不這樣想,他們對皇后的感激之情,乃是發自內心,並無半點利益上的考量。樂琰在民間的名聲本來並不甚好,有霸寵之嫌不說,性格似乎也很潑辣,百姓們談論起她時,多半缺乏敬意,一如談到當今這個小兒天子一般,但現下她在民眾心中,簡直是堪比長孫皇后的一代賢后,就連之前霸寵後宮,都被解釋為因為樂琰本人實在是過於優秀,以至於皇上眼裡就沒有別人。雖然她的潑辣性格已經深入民心,而此事過後,又增添了個膽大包天的缺點,但現在民間提到夏皇后,無不是一片頌揚之聲。小老百姓才不管男女之別,只要能為他們減輕層層的盤剝,就算是條狗,也無疑會被捧成神狗,這個自不待提,總之這正德四年,也算是有了個與往常不同的開始,這個年還是很讓眾人都覺得舒服的。尸位素餐、蠅營狗苟之輩不斷被趕下臺,而真正有能力有風骨的人才,則重新出現在政治舞臺上,李夢陽、王守仁……他們再一次回到了自己應當在的地方,重新為明帝國效力。但宮中就遠非如此祥和了,帝后不和,直接影響到了整個後宮的氣氛,儘管樂琰出席了年初一的命婦大朝,但在會後她很快就回到了自己的住處,連自己的親叔外祖母張老夫人,都不曾留下說話,而陪伴著張老夫人入宮的新媳婦年少奶奶,也只能匆匆對她笑一笑,表示一下善意,便目送著皇后的背影從邊門消失。且先不提這些貴婦人是如何看待這場大事的,張老夫人雖然有滿肚子的話要與樂琰說,但無奈樂琰未曾開口,她也不好主動請見,好在皇太后張氏遣人來將她請到鹹熙宮說話,張老夫人知道這一請,必定是有話要說,忙吩咐年氏先回家歇著‐‐她肚子也是爭氣,嫁過來不到半年,就有了身子,自己扶了青紅的手,顫巍巍地踏著新雪出了紫光臺,上轎直進鹹熙宮。她與皇太后張氏,說來還是長輩晚輩的關係,見面只不過是行了半禮,張太后半坐著點頭受了,含笑道,&ldo;老夫人坐,算來,也有許久不曾見面了。&rdo;張太后還是張皇后時,老夫人的獨子也未曾過世,當時兩人都是心滿意足,春風得意,見面的機會,自然也多了。自從朱佑樘與張銳相繼去世,張老夫人傷心之下,身體大不如前,也少到宮中走動,張太后更是深居簡出,兩人算來已是有一年不曾見面了。此時彼此一看,都覺得對方老了許多,還是張老夫人心亂些,也不曾說幾句客氣話,便忙忙地道,&ldo;自從皇后有了身孕,我也不曾進宮看望過,真是失禮了 103、張太后重出江湖 。&rdo;&ldo;你是她的叔外婆,也不好亂了尊卑的,見了面是你給她行禮,還是反過來?&rdo;張太后臉上還是帶著笑意,儘管她這幾年下來,竟似乎是老了十歲,頭上的白髮,已是遮都遮不住了,但那股閒適風流的姿態,依然不減。&ldo;倒是年氏與她也是閨中密友,等孩子落了地,正好抱進來與哥哥玩耍。說來也是有緣,這兩姐妹懷上的時間,只差了三四個月,到時候沒準又是皇上與張侖這樣的好兄弟,也未可知。&rdo;張老夫人不免又謙遜了幾句,張太后這才漫不經心地看了青紅一眼,青紅知趣,自下去把守著不許閒人靠近,張老夫人便迫不及待地問道,&ldo;也不知道這一對小夫妻,又是鬧了什麼不快?我聽說皇上已有一個多月不曾進過皇后的屋子……娘娘可別笑話,我與二姐的情分畢竟不同,她外婆在南京病成那個樣子,也都不安心呢,託人再四給我捎信,只是在問外孫女的事。&rdo;&ldo;哎,這是哪裡的話,二姐也如同是我的閨女一般,我哪裡不懂得你們的心思呢?&rdo;張太后揮了揮手,不在意地道,&ldo;這對小夫妻自從成婚之後,從來都是蜜裡調油,夫唱婦隨的,雖說……這劉瑾的事,二姐是莽撞了些。但這也是為了大義,大郎也不見得有多生她的氣,我故意在大郎面前說了幾句媳婦的不是,說她身為女子,不該插手朝政,大郎倒是還為她說話的,直說她也是為了國家考慮。&rdo;在當時人想來,帝后之間的矛盾,總歸就是皇上不原諒皇后,心痛劉瑾的死是一個,恐怕也有覺得皇后不守婦道的意思,再沒有皇后不願原諒皇上的。因此張老夫人一聽朱厚照是這個態度,不由得就狠狠拍了拍大腿,叫道,&ldo;這可不是好?&rdo;&ldo;可不是?劉瑾這幾年也是越來越不像了,當年他的命,還是媳婦給的呢。這幾年卻專與她作對,媳婦殺他,我第一個叫好。&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