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日樂瓊進宮來陪伴她玩耍,他今年也有十二三歲了,正是最調皮的年齡,拿了風箏便要到假山下頭去放,樂琰阻攔無法,也只得讓他去了,自己坐在假山上的小亭子裡與秦氏說話,秦氏又把賬本拿給她看,都是眾人送來賀樂琰生育的禮物。樂琰留神看了,見李東陽身為閣老,只不過是送了些尋常的產後禮罷了,點頭笑道,&ldo;到底是閣老,這份風骨就不是現在的小子們能比得上的。&rdo;其餘人除了唐寅南雅、張家等自家人之外,送的的確都是價值連城的貴重之物,秦氏便笑道,&ldo;都是對你的一份心意,不受也不是,受了也不是,只得拿來讓你處置了。&rdo;樂琰笑道,&ldo;還是繼母知道心疼我。&rdo;她翻看了下,見李夢陽、王陽明等出名的正直之士都沒有送禮,就連那個史書上因罵劉瑾出名的蔡震蔡老駙馬,送的禮也都很輕,心中暗暗點頭 108、人非聖賢 ,便對秦氏道,&ldo;藉著小包子的名頭,倒是不好不收的,橫豎他現在還是大明皇子,沒有太子的名號,內庫的一應支出,都是有定數的。若是小包子還有什麼格外要花錢的地方,便從這些禮裡出,也算是我這個做孃的沒虧待他了。&rdo;秦氏聽得直笑道,&ldo;這是哪裡話來,你要都虧待他了,他還能找誰哭去?&rdo;說著就張望道,&ldo;寶寶還沒從鹹熙宮出來?&rdo;樂琰也望了眼鹹熙宮的方向,失笑道,&ldo;恐怕是他奶奶又不肯放人了。老人家這幾年來寂寞的很,好容易有個寶寶可疼,簡直是含在口裡怕化了,捧在手心,又怕吹著了。&rdo;說著,恰好瞥見樂瓊巴在一面牆邊張望裡頭的景色,邊上圍了幾個太監,便喝道,&ldo;夏樂瓊你還不過來?在那作死!&rdo;樂瓊嘻嘻笑著,也不害怕,一溜煙跑到樂琰面前道,&ldo;裡頭有個小姑娘,與我差不多大小的,原也巴著牆頭看我放風箏的,我叫她一道來,她倒怕羞跑走了。&rdo;樂琰好奇起來,叫人去問了問,那人回來道,&ldo;是永福公主在院子裡玩耍呢。&rdo;永淳公主與永福公主的身世,這幾年來一直是樂琰的好奇物件,張太后對她們雖然不熱絡,但也不曾薄待了去,這些年來,她漸漸聽說永福公主是興獻王之女,因為長得和去世了的小公主十分的相像,便被送進宮中認了張皇后做母親。永淳公主麼,身世就真的成謎了,朱厚照對這兩個妹妹也不大上心,連帶著樂琰不過是面子情過得去罷了,也不願與她們過於親近。但她最近是做了孃的人了,就不同於以往,皺了皺眉問道,&ldo;怎麼還不送幾個風箏去放給公主瞧?今日有男丁在院子裡,雖然年紀不大,但總要避諱避諱,等明日我帶著她們出去玩去。&rdo;她不願永福與樂瓊多接觸,自有苦心在內,秦氏也是明白的,忙藉口把樂瓊叫到身邊,笑道,&ldo;你就坐在娘與姐姐身邊吧,難得見姐姐一面,非要跑來跑去的,調皮!&rdo;樂琰與秦氏之間說不上有多少感情,但卻很喜歡這個弟弟,聞言也把樂瓊攬到懷裡,問道,&ldo;你就不想姐姐麼?&rdo;樂瓊眨巴眨巴眼睛,笑道,&ldo;想‐‐我也想姐夫。&rdo;&ldo;你姐夫有什麼好的,想他做什麼。&rdo;樂琰詫道,樂瓊望了秦氏一眼,把臉埋在樂琰肩上小聲道,&ldo;姐夫三國殺玩得好哩,又叫我用心習武,將來帶我上戰場去!&rdo;樂琰一愣,與秦氏對視了一眼,秦氏無奈苦笑,搖搖頭扯過樂瓊,讓他老實坐好,責道,&ldo;沒個正形,多大的人了,還小孩子似的,成日就知道耍槍弄棍的。&rdo;樂琰卻道,&ldo;樂瓊不錯了,沒有一點紈絝子弟的氣息,我看他很好。&rdo;樂瓊嬉笑道,&ldo;謝謝姐姐。&rdo;終究是耐不住作陪,央著服侍的太監 108、人非聖賢 將他帶到校場上玩耍,秦氏與樂琰又說了一時閒話,方才斟酌著道,&ldo;樂瓊眼看著也大了,這一天天的,日子過得快呢。倒是不求他去考功名正經做官,但我想著,也終究是不能讓他庸碌一世的。你這個做姐姐的,是怎麼看的?&rdo;樂琰頓時心知肚明:這是秦氏拐彎抹角地在提要求了。這幾年來,秦氏身為皇后孃家的當家人,可說是極其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務,十分堅定地站在了出嫁女夏樂琰的這邊,是她一手為樂琰遏制住了夏二叔等人扯虎皮當大旗的斂財腳步,也是她管束住了蠢蠢欲動想要客串一把惡國丈的夏儒,在樂琰需要錢財時,秦氏也是從不吝嗇的。當然樂琰對於夏家的要求也不能說是不合理,只是在這世道下,秦氏的表現已經算是相當出色的了。而她就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