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皇后的心思 就住在東院,西院則堆放雜物,也可以招待一些人數眾多的親戚,下人們就住在最狹小的後院,因為家人不多,所以住下來也算是挺寬敞的,後院與正院的門平時是封死了的,這樣,即使有人進了後院,也摸不到正院來。秦氏嚴厲地告誡下人,不許他們把外人帶回家。東西二院本來都有連線正院和外院的門,因為樂琰住在東院,秦氏早派人把通往外院的門封死了,樂琰等人是後於行李到的,樂瑜早派了家人來幫忙,加上僱的人,很快就把事情做完了,到了晚上,樂琰已經睡在自己的新家了。她所居住的東院,規格要比正院小上一些,正房只有三間,正院則有五間,但對樂琰來說當然是很夠用了,中間那間,平時肯定是拿來待客啊,處理事情啊什麼的,就只是按例佈置,西邊的屋子她當作書房,把一部分名貴的用品陳設了起來,夏儒對她倒不小氣,為她打了一套完整的書房傢俱,都是全新的,雖然木料不名貴,但樂琰也不在乎這個,書房很快就壘滿了書,有派人去琉璃廠新買的,有原本帶過來的,也有沈瓊蓮和張皇后給的,除了文房四寶之外,樂琰還放了一架古琴,她前世上班時,無聊的時候打著學習才藝的名號也學過一點點皮毛,就不知道現在有沒有機會練習了。她的臥室呢,因為北京都採用炕來取暖,炕基本上都是做在窗邊的,但是樂琰本人不喜歡睡炕,冬天一睡就上火,口乾舌燥,相當難受,秦氏知道她的這個毛病,便給她安頓了一張漂亮的蘇式拔步清漆床,要說這明代傢俱實在是藝術品啊,又是漂亮又是實用,樂琰本人非常的喜歡。在睡前往被子裡放兩個湯婆子,床下放兩個炭盒她也覺得差不多了,房間裡還有兩個爐子,對樂琰來說很暖了。上夜的丫鬟,就讓她睡在炕上。忙亂了好幾天後,總算是全都佈置好了,夏儒給英國公府與南家都下了請帖,也算是順從北京的習俗,要請親戚朋友們來暖暖鍋。 1717、什麼!怎麼搞的! 誰也沒能想到,張家會有人過來,雖然說在夏儒的調職中他們幫了大忙,但在夏儒上門道謝的時候,張家人的態度依然是淡淡的。但英國公府居然由張侖帶著麗雪上門來道賀,也是出乎了夏儒的意料,張侖是長房長孫,地位特別,算是很給面子了,因為年紀還小,再加上張侖自己也願意到後院玩耍,便讓他到裡頭坐席。夏家暖鍋,不但南雅和樂瑜夫妻過來了,也有一些同年和夏儒的朋友,秦氏的親戚上門吃酒,女客們團團坐了一桌,樂琰見秦氏為難,不知該如何安排張侖,便起身笑道,&ldo;我們都是小孩子,不如在我房裡也擺一桌,讓孩子們單獨吃。&rdo;大家都覺得這主意不錯,這些夫人們都帶了些小孩子過來的,當下都笑道,&ldo;不愧是小才女。&rdo;夏樂琰這些天聽了不知道多少這樣的誇獎,當下也不著意,但看麗雪神情,卻是有些懶得和這些小孩子說話,一時間,也不知該如何說起,便求助地望向秦氏。秦氏還沒開口,前頭已經來了人,笑道,&ldo;回稟太太,楊翰林說,楊少爺想與張少爺玩耍,希望太太成全,他們上回還有些經論沒談好呢。&rdo;眾人忙都道,&ldo;那快讓他進來吧,&rdo;楊廷和太太笑著衝秦氏道,&ldo;夏太太,真不好意思,楊慎他素來有些呆氣的,也不顧場合,就要和張少爺做起學問。不如這樣,樂琰與麗雪都是才女,就讓他們四個去吟詩作對,風花雪月好了。也免得敗壞了我們吃酒的興致。&rdo;秦氏連連道,&ldo;哪裡的話,楊少爺這樣愛做學問,實在是兒郎們的榜樣呢。&rdo;楊太太抿嘴笑著,沒有說話,卻欣賞地看了樂琰與麗雪幾眼。樂瑜看在眼裡,心裡一突,知道是時候和繼母透風了,這個事情,也不是那麼好說的,好在幾番相處下來,這繼母倒不像是個輕狂的樣子,也是和家人說了,才好管教樂琰。別的不說,這個女紅就不能放鬆了,說起來,繼母的女紅也是當年的天津城一絕,若是上上心,也定能培養出來的。 樂琰與麗雪等人,哪裡考慮得了那麼多?因為有楊慎和張侖在,她便讓眾人把宴席擺在堂屋,樂琰究竟今年不過八歲,這幾個男孩說起來都算是親眷,因此也無人說什麼閒話。大明朝的禮教雖然聽起來森嚴,但落到實處的也沒那麼多,否則,那麼多條條框框,日子該怎麼過下去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