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女兒名奕瑤。當時張家在當地也是一個相當有名望的大戶人家,偏偏女兒去寺廟進香後,也不知被什麼迷了心竅,回來就說要嫁給一個鄰縣求上門的窮書生。那窮書生名叫李瑜世。張家家長一開始怎麼都不肯同意這門親事,可耐不住寶貝女兒懇求,只得同意。為了讓女兒嫁過去也不會過苦日子,當時的張家家主給女兒陪嫁了很多嫁妝,足夠她一生都能過上富足的生活。嫁出去的女兒如潑出去的水,再怎麼疼愛,女兒也都是人家的人了。頭兩年,女兒還會回門看望父母,從第三年開始,女兒便少有回門的時候。女兒雖然不再回門,但張父張母卻放不下女兒,奕瑤的兄長們也刻意打聽著妹妹的訊息,當他們發現妹妹丈夫離家長時間未歸,就開始擔心奕瑤在婆家的生活。果不其然,兩年後他們就發現抱著女兒回門看望父母的奕瑤,不但身上的衣裙一看就是舊物,就連原本身上的珠釵首飾也少了許多。他們猜測奕瑤不肯回孃家看望,是不是就是擔心自己的窘迫被家人發現,而恥於回家?當張家人得知李家竟然又抬了一個小妾進門,而且李瑜世再次離家後,當時就派人送信給女兒,讓奕瑤和丈夫和離,帶女兒回孃家來住。奕瑤拒絕了,理由是不能丟了張家的臉,而且李家為了面子也不肯同意。後來奕瑤帶著女兒單過,千方百計才要回當初嫁妝的一部分。一處田莊和兩處鋪面,這還是張家兩老不顧臉面,硬是跑去威脅李家兩老,說不把嫁妝還給女兒,就到官府狀告李家,說李家寵妾滅妻,還強行侵佔正妻嫁妝,置正妻嫡女於不顧。李家雖然有了修仙的兒子撐腰,可到底顧忌張家在鄰縣的勢力,又自認為自己一家已經是上等人,不想把面子丟得太厲害,就勉強同意讓奕瑤把嫁妝要了回去。可嫁妝已所剩無幾,無法讓在田莊帶女兒生活的奕瑤過上孃家一般的千金小姐生活,張家兩老舍不得女兒受苦,暗中送人送錢財照顧著女兒和外孫女。張家人心裡十分希望奕瑤和李瑜世和離,但奕瑤考慮到女兒將來的親事,為了不讓女兒嫁到婆家也抬不起頭,她再次拒絕父母提議,咬牙忍下了一切。 混世記 14-12「後來……」張硯嘉深深嘆了口氣。傳山和庚二知道重頭戲來了,沒說話,只看著他。張硯嘉苦笑道:「後來奕瑤的女兒英兒不知怎麼慘死在田莊,聽說連屍骨都沒留下。當時有人傳說是妖鬼作祟,奕瑤卻一口咬死說是丈夫李瑜世害死了親生女兒,但奕瑤那時已經瘋瘋癲癲,幾乎沒有人相信她說的話。李家恨她敗壞李瑜世名聲,要休了她,而李瑜世在此期間一直沒有露面。當時我們張家人得知這個訊息後,就要把奕瑤接回來,可是等我們張家去接女兒時,李瑜世卻回來了,且死活不同意讓我們把奕瑤母女接回。」傳山沉思,用神識問庚二,「你覺得李瑜世為什麼不讓張家接回奕瑤?」庚二搖頭,「不知道,也許這就是青雲派出現在這裡的緣故?剛才張硯嘉不是說李瑜世去修仙了嗎?他會不會就是去了青雲派?」傳山接下去道:「也許那怪物就是奕瑤的執念?她把我們逼出來就是要我們保護張家?同時對付青雲派?不過奕瑤的屍骨怎麼會回到張家?那小樓裡又到底隱藏了什麼寶貝?」傳山兩人在做猜測,張硯嘉也在繼續述說:「關於奕瑤的事,我張家族譜上記載得清清楚楚,據說之後奕瑤就死了,死得不明不白。我張家人要查明奕瑤和她女兒的死因,當地官府卻插手不讓查,還說這是李家的事。」張硯嘉說到這裡突然笑了一下,「就因為這個官老爺的嘴臉,氣得我祖上當時最不上進的麼子突然開始努力讀書,直至官拜二品大員。他也是我們張家有史以來最大的一個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