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 基本盤 保衛局紫霞區大廈共高33層,第五分處的樓層在其中偏上。
隔看走 郎的單向透光窗戶,溫月胸前掛看步槍,雙手插兜,望看紫霞區不斷騰空 而起的火焰團。
溫月的皂絹甲尚在自動調校,視覺增強系統尚不可用,於是溫月用光 學望遠鏡,以32倍的倍率檢視大規模暴動地點。
真正要害的主要工廠,不外乎發電廠、供水廠、集中糧庫、聯合鋼鐵 廣、國防車兵工廣。
這些地方的工人皆是精挑細選而來。
一般是地表服役 超過三年的戰鬥兵才有資格復員轉入其中。
這批人約佔紫霞區全部人口的5%的左右,歷代大概12到18萬人左 右。
在歷次工廠動遷中,即便中央財政壓力極大,也堅持沒有裁撤這批實 際上早已人浮於事、產出一日不如一日的老工人。
甚至是最困難的2072 年,因為失去了地表大額訂單,紫霞區傳統重工業已經到了難以為繼的地 步,國防車不惜動用自已車費去保下了個劃定要拆掉的老式車火廠子。
關於這件事,引起了執委會的強烈不滿,畢竟財政預算就那麼多,國 防軍這樣的行為顯然違背了軍費計劃。
但這件事各方都無可奈何,誰要動國防軍的軍工複合體,等於挖國防 車的根。
這些工廠子弟家庭是國防軍最優質的兵員地,是絕對的基本盤。
如果溫月從這個角度審視一下自己已,審視一下二組,審視一下整個第 五分處的編制探員,會很容易得出一個結果,那就是過半探員的家庭成 分,不是軍工子弟就是軍隊子弟,往上數三代至少有一人是軍官,要麼是 資深士官。
某種意義上,第五分處與軍隊的淵源在一開始就已經確定了。
所以,這些重要的工廣,在國防軍的駐廠護衛與保衛局的空中監視 下,大體保證無虞,沒誰吃撐了敢於衝擊這些地方。
但其他地方,警如政策松並口子後,私人小型廠子,社群供銷社,破 落居民區乃至於治安不佳地區的治安警局都遭到嚴重衝擊。
或者是說,不 叫衝擊,而是裹挾。
紫霞區本身就是龍山七區治安最糟糕的區域。
這裡聚集的產業完全是 受戰前規劃形成。
基於核戰後必要的重工業叢集建立,為維持這批能耗汙 染極大的工業群存在,自前日益減產的“遂人氏可控聚變機組實際上也正 是為了服務這批工業群而建立, 在人氏機組受地震影響而多次停堆時,工業群都必須使用燃油煤炭 等傳統能源維持生產。
保證工業就很難保證同樣耗費極大的水培農業,逼 論生活用電。
這是地下城前半個世紀目子無其艱難的原因。
關於地表重建的對內宣傳自然是收復故土的神聖理由,更實際的一點 原因就是必須獲取穩定的外部資源輸入,否則這些老式又必須保留的工礦 業叢集將徹底停擺,龍山最後的工業火種一旦熄火,比失業引發社會動員 更可怕的是人才斷檔。
在規劃中,紫霞區的地下重工業將逐步轉移去地表,能轉移的全部動 遷,像其餘的重型水壓機,大型機床,高爐等無法移動的裝置就地拆解回 爐重造。
紫霞區會在重建並始的二十年裡慢慢改造為適宜地下城生態的低 能耗輕工業,以及水培農業。
而地表完全接替紫霞區的職能,青龍工業區 將會成為新的重化工業群基地,為後續的地表重建提供建築材料。
在已經束之高閣的重建藍圖中,2080年應當是關鍵節點年,離龍山6 00公里外的戰前大城市群,鳳林-奉陽城市群應得到初步重建,疏解超過 五十萬人民眾。
現在呢,別說重建了,只有幾個國防軍外圍哨站,監控裡頭鬼魅日行 的異獸罷了。
正是因為重建程序在2068年打斷,一場出乎所有人意料的國防軍叛 車下克上把宏偉的計劃全部打回了陽光之下。
本該去往地表尋找新明關的 數百方人,全部阻滯在了地下。
波營營想要掌到過去一份復員後就能掌 到的鐵飯碗。
而掌不到的,在小的可嶺的地下城裡,又能得到任麼?國防軍的軍費 養不起每個退伍車人,龍山集團董事會、執委會也不可能把修玉澡區高爾 關球場的水去界域橋下的義體賤民喝,即便後者的確在工業打了半輩子螺 絲。
窮盡了價值,自然就沒有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