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舅跟我去送貨。”薛明不想讓老媽為難,大舅的認錯態度也算誠懇。
“誒!”劉建強趕緊把提籃給妹妹,兩步走過來幫外甥推架子車。
薛明大義滅親舉報薛老栓偷農藥已經被公社樹立成典型,劉村大隊支書要求劉建強過來道歉。
舅舅向外甥道歉挺丟人的,劉建強說不出口,只能拿來部的雞蛋用實際行動道歉,挨的那頓胖揍也只能白挨。
兩人來到趙村大隊倉庫,幫爺爺餵牛的趙有志跑過來幫忙,“大明哥我幫你。”
“不用,去餵你的牲口。”薛明開啟倉庫把編繩器放進去,帶著大舅慢悠悠來到趙家河畔。
這條河的源頭不知道在哪,之前是光明公社的主力灌溉渠,現在已經乾涸。
河岸上有個用茅草搭建的涼亭,亭子裡固定著用畜力驅動的水車,薛明仔細研究發現有兩大部分組成。
一個就是固定在涼亭裡的動力輪軸,用物理學知識解釋就是用輪軸改變力的方向,輪軸驅動放在河道里的龍骨翻車從而提水灌溉農田。
薛明掏出單反相機拍照,指著動力輪軸說,“大舅能幫我造一臺畜力水車嗎?”
劉建強嚇得渾身哆嗦,趕緊抬頭看四周,“大明別亂說,這東西不能造。”
“咱們關上門偷偷造。”薛明必須在空間按照畜力水車。
水是生命之源,只要是碳基生物都得喝水,灌溉麥田也是長期工作,從播種期到成熟期都得灌溉。
劉建強嚇出兩道冷汗,腿肚子不停地哆嗦,這是外甥對他的考驗,能不能得到外甥的原諒就看自己怎麼選擇了。"薛明拎著兩個水桶走到池塘邊舀兩桶靈泉水澆灌麥田,泉水馬上滲進農田裡,有種杯水車薪的感覺。
昨晚去拜訪趙村資格最老的農民趙三爺,他說每畝地至少澆灌20立米方矇頭水才能增產,15畝麥田需要灌溉300方。
手裡的木桶不算小,提50桶水約等於1方,所以澆灌300立方米矇頭水需要一萬五千桶,這不是一個人能完成的工作。
“還是拉倒吧,沒有水車肯定不行。”薛明放下水桶坐在田埂上休息,大黃跑過來趴在主人身邊。
老媽說大舅劉建強是個木匠,解放前是光明縣傢俱坊的學徒工,師父是縣最牛逼的水車手藝人。
前幾天剛揍大舅一頓,現在登門拜訪請他做水車有點不好意思,其實老媽也是左右為難,畢竟親兒子揍了親大哥。
薛明準備去供銷社碰碰運氣,趙田遞給他一封介紹信,“下午房子開始上樑,你去供銷社買一些蓖麻條和鞭炮。”
“一些是多少?”房樑上屋時放鞭炮是傳統,薛明不知道買蓖麻條幹什麼用。 ?.?????.??
“搓兩根3丈的麻繩,你買三斤就行,早去早回別耽誤事。”趙田一臉嚴肅。
薛明馬上騎車去光明鎮,原來蓖麻條就是蓖麻的莖皮,農民用它編制皮鞭和麻繩。
五十分鐘後來到光明鎮供銷社,用輕工業票購買兩條1000響的鞭炮,用鈔票買三斤蓖麻條,再去供銷社後院拜訪裴林。
老裴一見薛明就開始頭疼,“我的大侄子,你再給我6天時間,我保證6天后你的弟弟妹妹拿到入學通知書。”
“這次先不說這個。”薛明把門關上坐他對面,“倉庫裡有龍骨翻車吧,您老叔開恩賣給我一個。”
“你要這玩意兒幹啥?”裴林直接從椅子上跳起來,跑到門口把門反鎖,“你到底想幹什麼啊孩子,水車和農藥一樣只能賣給生產隊。”
“我在深山老林裡發現一條河,想挖個坑抽點水養點魚,你就賣給我一臺水車吧老叔。”薛明說道。
“我不是你叔,你是我叔!”裴林急得跳腳,“你可不能犯政治錯誤,私自養魚是資本主義的尾巴。”
薛明沒想到養個魚都牽扯到政治,如果沒有空間估計在這個年代混不開,估計跟原主一樣天天餓肚子。
“孩子啊,你能有今天的成就真的不容易,千萬不能一失足成千古恨。”裴林苦口婆心像個奶爸。
“好吧,你就當我什麼都沒說。”薛明攤開雙手錶達無奈。
想從供銷社買水車是不可能的,只能白嫖大隊裡的水車,上次白嫖耕犁時發現大隊倉庫裡有龍骨翻車。
騎著腳踏車回到家,幫工們早就擺好工具準備編麻繩,大家齊下手先把蓖麻條結成9米長,再把很多根長條分成四股固定在搓繩器上。
機器上有個“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