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聞言,臉上露出一絲沉思的神情。他緩緩環視四周,這才幽幽開口:“年輕人,你方才所見的那尊小佛,乃是我遼闊雲龍村的護佑之物——蓮臺觀世音菩薩的化身。據村中老人相傳,當年我們先祖在山中修行,曾在一處幽僻的峽谷發現了這尊佛像。那時我族人貧困交加,決定將這尊佛像帶回村中,供奉香火,祈求庇佑。”
大師頓了頓,眼神黯然,似乎陷入了某段沉重的回憶中。“誰知,就在供奉的第三天夜裡,村中竟遭到了一頭兇殘的青龍襲擊!那青龍仗著強大的能量,幾乎將整個雲龍村夷為平地,死傷無數……就連我族中的高人也無法將它徹底鎮壓,只得求助於武陵山上的一位來歷不明的老僧。那老僧出手神勇,終於將青龍鎮壓在了當年的蓮花池之中,並將之化為雕像。”
大師話鋒一轉,臉上重新洋溢起自信的神采:“不過,那青龍過於狡猾兇殘,老僧也只是將它暫時困於雕像之軀。為了永世鎮壓它,老僧才將先前發現的那尊佛像鑲嵌在雕像之中,藉助佛力法力,徹底壓制住青龍的禍心。從那時起,我族便將這尊石雕取名為‘鎮龍雕像’,並在池塘旁立下了一座小小的寺院,名為‘蓮臺觀’,永世供奉。而那可怕的幻化仍未徹底除去的妖異,便是你今夜所見的‘鎮龍水霧’了。”
聽到這裡,我頓時若有所悟。原來雲龍村世代相傳的禁忌與鎮壓,都與這座鎮龍雕像及其水霧妖異有關。不過,大師口中所說那不明身份的老僧又是何許人也?我正欲開口,大師卻擺了擺手,示意我稍安勿躁。
只見他轉身向身後的小沙彌招了招手,隨即一名年紀稍長些的小僧捧出了一隻古樸的銅盤。銅盤中擺放著一具繚繞白煙的木雕小人,周身盤繞著一條條細細的銅絲。大師捧起那木雕,冥思良久,忽然出手將其擲入了先前鎖鎮那條石龍雕像的銅鏡之中!
霎時,一陣濃煙自鏡中翻騰而出,在半空中盤旋幾周,漸漸凝實成形。待煙塵散盡,我這才看清楚——煙霧凝聚出了一個身形單薄、面目猙獰的身影,正是那條夜夜出沒的“鎮龍水霧”!
它在半空中嘶吼連連,形體時而虛幻,時而凝實,千迴百折,彷彿一條巨蟒在肆意翻滾、蜿蜒盤旋。大師面無表情,只是捏著一串數珠,低聲誦讀起梵唱咒語來。
那水霧怪物越掙扎,周身的銅絲牽制就越發森嚴。最終,它無路可逃,只能哀嚎慘叫,被層層包裹禁錮在鏖戰過後滿目狼藉的銅鏡之中。
待一切塵埃落定,我才鬆了口氣,心有餘悸。而那位大師此時亦緩緩站起身來,拂袖而去,留下我一個人在池塘旁靜思良久。
夜已深沉,寂靜無聲,唯有池塘中水霧氤氳,時有細小波紋盪漾開來,如一件隱晦的訊號,正在窺探世間的一切秘辛。我突然意識到,當年那藏於石龍雕像中的小佛,本就是這雲龍村的不傳之秘,鎮壓怪獸、護持村民的重要法寶。只是大師今夜出手,不知是出於何種原因,竟然主動將佛像展露出來,助我一窺究竟。
是對我這個外人足夠的信任?抑或另有陰謀?我百思不得其解。也許明天,我就能一探這背後的緣由了。
第二天清晨,雲龍村民的身影重新開始在村落間穿梭。經歷了昨日那驚心動魄的一役,人們看起來都恢復了些許鎮定,不再如先前那般慌慌張張、人心惶惶。
我循著山間幽僻的小路,來到了村子深處的一座小小廟宇——蓮臺觀。這便是昨夜大師口中所說,用來供奉佛龕的那處寺院了。果不其然,廟宇正中供奉著一尊栩栩如生的觀世音菩薩像,面容祥和安詳,宛若真人臨御。
我正虔誠膜拜,一個乾瘦的身影拄著柺杖走了進來,正是昨夜就為我解惑的那位活佛大師。他看起來風塵僕僕,似是方從遠路歸來。見我正在叩拜,便淡然地對我招了招手,示意我過去。
我連忙恭敬地問候,大師卻神色淡然,只是說道:“施主若是對吾村的歷史淵源尚有疑慮,不妨聽小僧為你一一說來。”
我滿懷期待地點了點頭,心想終於可以解開心頭一直反反覆覆的謎團了。
\"施主所說那些景象,自然也是與我雲龍村的歷史淵源、神秘禁忌密不可分。\"
老僧頓了頓,似乎在醞釀詞句,這才繼續緩緩道來:
\"不知施主可曾留意,寺院前方那道攔路而立的高高圍牆?那可不是常見的寺院建造,卻別有深意。\"
\"據說,當年我等先祖初建這座觀剎時,便將先前一路隨身攜帶的那尊佛像,供奉於正殿香火之上。可不料,沒過多久,便有一些不懷好意的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