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散養的當年土雞,配以名貴滋補藥材,用小火慢煨而成。成品湯白如凝脂,味鮮香美,肉質細膩軟嫩。
辣椒骨:辣椒骨是苗家獨特的風味美食,也是待客上品。這道菜是將豬、牛等骨頭舂碎,拌上幹辣椒粉、生薑、花椒、五花粉、酒和鹽等,置於壇內密存而成。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苗家油茶:這是苗族人民的日常生活必備飲品,既是習慣,又是禮俗。一杯油茶待客,表示對客人的尊重和友好。苗家油茶是用當地特產茶葉,如黃茶、黑茶等,加上適量的鹽與胡椒粉做成,其味香醇可口,營養豐富。
苗家醃魚:苗族的醃魚色、香、味俱佳,營養豐富、開胃健脾、延年益壽,被譽為苗鄉三寶之一。
酸湯鴨:這是黔東南苗族的特色菜,同樣以其酸爽口感著稱。
二、苗族文化習俗
服飾:苗族的服飾因地區不同而有差異,但普遍具有精美的刺繡和銀飾裝飾。男子一般穿無領斜扣大襟衣,束腰帶,穿褲腳,打綁腿。中年人和青年人則穿開襟上衣,布料多是自產的“家機斑衣”。婦女上身穿無領鑲邊繡花衣,下身著鑲邊、繡花或數紗寬腳褲。苗族女性還佩戴引人注目的頭帕,一般有一丈多長,顏色多為青、藍兩色,黑色相間襯花格子。
民居:苗族的傳統民居是吊腳樓,這是一種典型的幹欄式建築。吊腳樓一般2–3層,飛簷翹角,並有走廊圍白木質欄杆,欄杆雕有各種圖案。吊腳下層用來貯藏糧食、存放農具、堆放柴草等,上層為人居住。
節日:苗族有許多傳統節日,如三月初三的青年男女對歌戀愛節、四月初八的吃烏飯節(紀念楊再思或紀念要一妹烏飯)、六月初六的敬土地神節等。在這些節日裡,苗族人民會舉行各種慶祝活動,如唱歌、跳舞、祭祀等。
宗教信仰:苗族的主要信仰有自然崇拜、圖騰崇拜、祖先崇拜等原始宗教形式。他們相信鬼神,並會舉行各種祭祀和儀式來祈求平安和豐收。
總的來說,苗族的美食和文化習俗豐富多彩,充滿了獨特的民族特色和魅力。
苗族擁有眾多傳統節日和活動,這些節日和活動不僅體現了苗族人民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歷史傳統,還展示了他們獨特的民俗風情。以下是一些主要的苗族傳統節日和活動:
苗年:苗年是苗族最隆重的傳統節日,相當於漢族的春節。節日期間,苗族人民會舉行盛大的慶祝活動,包括祭祀祖先、唱歌、跳舞等。在苗年三十的晚上,全家都要在家吃年飯,守歲到午夜才開啟大門放鞭炮,表示迎接龍進家。
四月八:這是苗族紀念祖先和民族英雄的節日。每逢農曆四月初八,苗族人會身著盛裝群集於某地,吹笙奏笛,對歌談心,以紀念傳說中的古代英雄亞努。
龍舟節:龍舟節在農曆五月初五進行,苗族人民會舉行龍舟比賽,同時還會進行各種慶祝活動,如唱歌、跳舞等。
姐妹節:在貴州省東部清水江畔的苗家村寨,每年農曆三月十五至十八日為苗家“姐妹節”。節日裡還有熱鬧的鬥牛場面和“遊方”活動。
吃新節:也叫“新禾節”,在收穫季節舉行,苗族人會品嚐新米或新包穀,慶祝豐收。
跳花籃:通常在農曆六月初六舉行,人們會在花籃上跳舞,以表達對生活的感恩和對豐收的祈禱。
趕苗場:這是一個流行於敘永、古藺一帶的苗族傳統節日。在這個節日裡,苗族人民會進行各種商品交易和娛樂活動。
:()春衫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