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糙的樹幹。。。。。
“這個是蝸牛,會自己爬的蝸牛”子璐把蝸牛從樹枝上摘下來,放到寶寶的小手上。蝸牛開始縮排殼子裡了。過了一會兒,才慢慢探出頭來,看看沒危險,就開始爬,在寶寶的手上留下一道銀色的線。
子璐把蝸牛拿下來,放到葉子上,讓蝸牛繼續爬。“這個是螳螂,有長長的大刀,”子璐指給寶寶看,一隻翠綠色的蟲子,爬在木槿花的葉子上。一會兒就又蹦走了。“螳螂也叫刀螂,能吃害蟲。他雖然有大刀,但是是益蟲哦!”
“這個是蚯蚓,能在地裡鑽,能幫助鬆土,還是一味中藥,叫地龍。”子璐把寶寶抱的低低的,讓孩子看到地上爬著的棕色的細長的蟲子。
“啊,呃,呃,。。。”娃娃也在子璐的懷裡,回應著。
子璐指著葉子上一隻小小的紅豆大小的紅色飛蟲,紅色的圓形的翅膀,上有黑色的點,翅膀展開,就露出下面的紗的翅膀,然後飛走了。“這個是七星瓢蟲,上面幾個黑點就是幾星。寶寶跟我念 瓢蟲,瓢蟲,瓢蟲”
每次抱著寶寶出門,子璐看到什麼就指給寶寶看,告訴她是什麼。有一次,子璐教給寶寶,路上停著的是“馬車”
馬車,每次見到都告訴寶寶,馬車。有一天,子璐抱著寶寶出門,剛出門,寶寶就“啊,啊,啊”還在懷裡撲騰著,晃著胳膊。子璐一看,原來寶寶是指著馬車。子璐高興地叫著“寶寶認得馬車了,太好了,寶寶認得馬車了。”
到了七八個月了,寶貝還是咿咿呀呀地學說話了。子璐每天讓寶寶看著自己的口型,對著寶寶說“媽媽,媽--媽--媽---”堅持了幾天,忽然有一天,聽到寶寶“媽--”的一句,子璐高興地要蹦起來了。“太好了,寶寶會叫媽媽了!寶寶會叫媽媽了!”過了幾天,寶寶叫媽媽已經很順溜了。
相公也開始使勁兒教寶寶叫“爸爸,爸爸,爸爸”又過了十餘日,寶寶終於會叫爸爸了。也開他始開心的不得了。
爺爺奶奶看到了,也沒事開始教寶寶叫“叫奶奶”“叫爺爺”
子璐抱著寶寶進了廚房,拿出來白菜、胡蘿蔔給寶寶看,給寶寶摸。婆婆說“這麼點小孩哪兒知道什麼白菜或蘿蔔。別讓孩子進廚房,看傷著。”
子璐抱著寶寶答應著,拿著白菜就到房間裡,一邊慢慢地念叨著“白菜,這個是白菜,能吃的白菜,奶奶給寶寶做炒白菜。”一邊給寶寶看,給寶寶摸摸,聞聞。
早上,子璐洗漱完,就開始給寶寶穿衣服洗漱。讓寶寶靠在床邊,然後把水盆放在床邊,用溫毛巾給寶寶擦臉擦手。一邊擦,一邊告訴寶寶“我們寶寶是愛乾淨的寶寶,每天早上起床就要洗臉洗手。現在擦臉,這裡是耳朵,咱們擦擦耳朵,這個是脖子,咱們擦擦脖子。這裡是腦門,擦擦腦門。這裡是鼻子擦擦鼻子。。。。。。。。”
“擦擦小手,這個是左手,這個是拇指,這個是食指,這個是中指,這個是四指,也叫無名指,這個是小拇指。讓我們數一數,一二三四五。”
有時候,子璐邊抱寶寶,邊唱兒歌“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不在家,打到小松鼠,松鼠有幾隻,讓我數一數?一二三四五。”寶寶也會搖頭晃腦地聽著,哼呵呵呵地跟著。
子璐如此認真地教小樂樂,是有原因的。每次抱著娃娃到園子裡玩的時候,總能遇到其他幾位媽媽也抱著娃娃在旁邊玩,有生日差不多前後的娃娃總會忍不住比一比。有一個男娃娃,就比樂樂大幾天,可是這個娃娃比樂樂會指東西早一個月。想去哪兒,也會用手指去指。
在這個男娃娃會了一個月後樂樂才會指東西,指想要什麼。子璐自然也不希望自己的娃比別人的差。就很認真地帶著寶寶邊玩邊學。
甚至寶寶洗澡的時候,子璐都會放兩個杯子,讓寶寶倒水玩。還有舅爺爺給用木頭雕刻的小鴨子,漂在水上,寶寶很喜歡抓著玩。
別的小寶寶七八個月都會爬了,可是樂樂還不會爬。子璐有些心急了,到處問人,請教。婆婆說“沒事的,她爹爹就是先會走後會爬的。”可是子璐堅信應該順應規律,先會爬再會走。
樂樂因為吃的多,比別的小寶寶胖多了,胳膊腿都跟藕節一樣,坐在那裡,就像是一個大胖球,圓滾滾的。臉蛋也像個球一樣圓滾滾的。
子璐意識到樂樂是因為體重太重了,所以爬不動,要克服自身的重量才能爬。子璐就用手推著寶寶的腳丫,一前一後地推著樂樂爬。後來又用大布斤兜住寶寶的肚子,自己拽著,給寶寶減輕重量,果然看到寶寶有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