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線方針已定,朱植馬上召集張信、李喜旺和徐德,還有沈莊等人開了個屯墾工作會議,部署幾項重要工作:
“廣寧這邊,有山西來的兩千多戶移民和李喜旺的指導,張信先配合軍墾,在端午節後再種植兩萬畝水稻。待這些人完成軍墾任務後,如果還有時間,也可以自行民墾,種點雜糧。”
“朱大能那裡的大生產需要儘快趕快啟動,要先規劃兩萬畝小麥和一萬畝水稻,還要至少種三千畝胡蘿蔔,保障未來的馬糧。這個由我和老徐去督促落實。”
“土豆和紅薯種子實在太少,只能各種個三、五畝,好在繁殖力極強,現在用大棚培育,搶了些時間,一年應該可以勉強種上兩季,還是可以為明年的豐收打下堅實基礎的。”
遼王還有一點擔憂沒有說出來,天有不測風雲,遼東可能隨時進入歷史上恐怖的小冰河期。否則曾經發展出高度文明的海東盛國渤海國怎麼說沒了就沒了呢?
他覺得,遼東必須把糧食安全抓在自己手中,否則無糧不穩。
問題是,後面如果再來移民,擴大生產,還得繼續購買種子、耕牛,打造農具。
但是,這都要錢!
他就問張信:“王府家底還有多少?”
張信剛從郭鎮手裡接過賬不久,哩囉嗦地報告:
“之國二百萬錠寶鈔,你過生日時皇帝又賞賜二十萬錠寶鈔,除去給沈家的一百萬錠,在應天採購生鐵、火藥、木材花了二十萬錠,郭鏞到福建採購茶葉花了十萬錠,郭鎮到山東採購牲畜、物資花了二十萬錠,郭英提前到遼東花了一些,楊文提前到臨清花了一些……加上其他零散開銷,現在賬上還有五十萬錠寶鈔。”
“至於現銀,遼王府本來有二十六萬多兩,光兌現工匠們的獎勵已經達到八萬多兩,再加上千裡轉運,吃喝消耗,只剩下十二萬兩。”
“遼王府目前進賬為零,南洋的香料還沒有運到,購買的六十萬斤鹽和四十萬斤茶,原準備用來和塞外諸夷做生意賺錢用的,現在大明又在和蒙古人開戰,根本賣不出去,什麼鹽茶、皮毛、參茸等生意也沒法開展。”
“沈家除了沈胖子,也沒派人來,現在除了小部分鹽茶用來補貼士兵和移民,大部分還躺在庫房裡吃灰。”
“廣寧府現在每天要花大筆錢搞生產,光肉錢每個月都要三千兩銀子,還有天氣越來越暖和,士兵們換裝也要錢!”
“廣寧府緊鄰大遼澤,一到夏天,蚊蟲肆虐,還要提前從內地購買大批蚊帳。如果再沒有錢進賬,可就要坐吃山空了……”
聽完張信的財務報告,朱植覺得自己還是生前穿越小說看多了,把事情想得太簡單了,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他把頭瞅向了沈莊,希望從他那裡得到令人振奮的資訊。這個傢伙滿腦子都是生錢的方法。
沈莊快人快語:“依我看,這廣寧城就是個軍事堡壘,物資一切由朝廷朝廷供給,沒有一點人間煙火氣息,根本不適合做生意。長此以往,剩下的錢還真堅持不了一年。我要是沈家家主,也得掂量掂量,要不要及時止損,放棄和遼王府的合作。”
朱植耍無賴:“反正你是大老闆,必須給我找出個生錢的辦法來。”
沈莊撇了撇嘴:
“其實你不要整天琢磨種麥子、種水稻的,軍糧自有朝廷供應。你倒可以想辦法生產一些朝廷供應不了的東西,比如種點油菜籽,生長週期又短,到了夏天就可以收割,榨了油銷往內地,就是白花花的銀子。”
“聽說你還讓那兩個大學生老師搞出了什麼能夠融化鋼鐵的坩堝,那你為什麼不生產玻璃呢?在這裡,玻璃可是奢侈品。”
“還有,你那房子也建得太急了,跟扶貧搬遷似的,什麼都大包大攬,吃力還不討好。還不如把建房的任務交給我,讓移民們先將就一年,等種地掙到錢後再去買房,我再給你交點稅,大家都有錢賺……”
沈老闆腦子真是和錢天生有緣,一提到賺錢,就是奇計百出,雖說是有點後世房地產老闆的奸商味道,但確實讓朱植眼前為之一亮,心裡也漸漸有了思路。
遼王認真消化了一下沈胖子的建議。
房地產是保民生、民心的工程,可以拿出部分承包,但不能完全交給沈胖子。
種油菜嘛,這個主意好,可以立馬實施。
至於玻璃,目前坩堝有限,都在用於鍊鐵,必須在保障中護衛全部完成換裝任務後,才能啟動研製玻璃的計劃。何況老百姓現在都很窮,即使造出可以魚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