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部分(3 / 4)

小說:帝國烽煙 作者:向前

“好!”楚懷王當即拍案,“封將軍魏豹為魏王,我楚國三軍各撥兩千人馬,於魏成軍;魏王可當即著手籌劃北上救趙。”

“魏豹領命!……”寄人籬下的魏豹一時唏噓涕零了。

“盡是虛路,羽願聞實策!”項羽終於不耐了。

“實救之法,以楚軍為主力。”宋義侃侃道,“楚國三路軍馬,外加王室精兵,當有三十萬之眾。合兵北上,只要運籌得當,敗秦救趙勢在必得也!”

“何謂運籌得當?劉季願聞高論。”劉邦高聲問了一句。

“兵家之密,何能輕洩哉!”宋義頗見輕蔑地笑了。

項羽急切道:“臣啟楚王,秦軍殺我叔父項粱,此仇不共戴天!項羽願率本部人馬全力北上救趙,擊破秦軍,斬殺章邯!而後西破秦中,活擒二世皇帝!”

“魯公之言有理。”劉邦拱手高聲道,“臣以為,我軍可效當年孫臏的圍魏救趙戰法,一軍北上鉅鹿救趙,一軍向西進擊三川郡並威脅函谷關,迫使秦軍回兵。如此,則是三路救趙,秦軍必出差錯!我軍必勝無疑!”

“老臣以為,沛公所言甚當。”范增蒼老的聲音迴盪著,“一路北上擊秦主力,一路西向擾秦根基,四路諸侯惑秦耳目,三方齊出,破秦指日可待也!”

“好!先定救趙主帥。”楚懷王拍案了。

楚懷王此言一出,殿中片刻默然,之後立即便是紛紛嚷嚷,有舉薦呂臣者,有舉薦劉邦者,甚或有舉薦魏豹者,三路楚軍頭領之中,唯項羽無人舉薦。老范增微微冷笑,卻目光示意項羽不要說話。一時紛嚷之際,文臣座案中站起一個紫衣高冠之人,一拱手高聲道:“外臣高陵君田顯啟稟楚王,楚國目下正有不世將才,堪為救趙統帥。”舉殿大臣將軍目光俱皆一亮,項羽尤其陡然一振,以為高陵君必指自己無疑。

“高陵君所指何人?”楚懷王倒是頗顯平靜。

“知兵而堪為將才者,宋義也!”田顯高聲回答。

此語一出,舉座驚訝,一片轟轟嗡嗡的議論之聲。項羽頓時面若冰霜。唯劉邦笑容如常,不動聲色。以戰國傳統,文士知兵者多有,然多為軍師,譬如孫臏。或為執掌兵政的國尉,譬如尉繚。文士而直接統兵者,不是不能,畢竟極少。宋義雖然已經有知兵之名,然終究是當年一個謀士,今日一個大夫,更不屬於三支楚軍的任何一方,能否在只認宗主的大亂之時將兵大戰,確實沒有成算。唯其如此,大臣將軍們一時錯愕議論了。然楚懷王卻有著自己的主見,叩著大案,待殿中安靜下來方道:“宋義大夫雖主兵政,終究一介文臣,高陵君何以認定其為大將之才?”田顯高聲道:“楚王明鑑:為統帥者,貴在通曉兵機之妙,而不在戰陣衝殺。臣舉宋義,根由在三:其一,宋義曾力諫武信君驕兵必敗,可知宋義洞察之能!其二,宋義赴齊途中,曾對外臣預言:項梁數日內必有大敗,急行則送死,緩行則活命。外臣緩車慢行,方能逃脫劫難。由此可知宋義料敵料己之明!其三,宋義既統楚國兵政,統率三軍必能統籌後援,以免各方協同不力。如此三者,宋義堪為統帥也!”

殿中一時默然。宋義諫阻項梁並預言項梁之死,原本是人人知曉之事。然則,楚方君臣將士礙於項羽及其部屬的忌諱,尋常極少有人公然說起。今日這個高陵君不遮不掩當殿通說,項羽的臉色早已經陰沉得要殺人一般,連素來悠然的老范增都肅殺起來,大臣將軍們頓時覺得不好再說話了。

“老臣以為,高陵君言之有理。”素來寡言的令尹呂青打破了沉默。

“沛公、司徒以為如何?”楚懷王目光瞄向了劉邦呂臣。

“劉季無異議。”劉邦淡淡一句。

“臣擁戴宋義為將!”呂臣率直激昂。

“既然如此,本王決斷。”楚懷王拍案道,“宋義為楚國上將軍,賜號卿子冠軍,統轄楚軍各部救趙。項羽為救趙大軍次將,范增為末將。卿等三人即行籌劃,各軍就緒後,聽上將軍號令北上。”

“楚王明斷。”殿中不甚整齊地紛紛呼應。

“臣奉王命!”宋義離案慨然一拱,“臣縱一死,必全力運籌救趙!”

范增又扯了扯項羽後襟,一直臉色陰沉的項羽猛然回過神來,忙與范增一起作禮,領受了楚王任命的次將末將之職。楚懷王似乎有些不悅,卻也只淡淡道:“大事已定,未盡事宜另作會商。”轟轟然朝會便散了。

彭城各方勢力的實際斡旋,在朝會之後立即開始了。

朝會議定舉兵救趙,沒有涉及劉邦所主張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