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裡的徐東昇掏錢結話費,街道辦的人都認識他了,“給家裡打電話啊?”
徐東昇揉揉臉頰,笑到臉僵了,把錢遞過去,“是,家裡孩子調皮,開學了非要我回去。”
“你家店鋪生意好,脫不開身吧?”
徐東昇呵呵笑,“一般一般,勉強餬口。”
羊城那邊送貨過來的速度挺快,順利補上了庫存,趕上中秋前小商販們過來進貨。
林慧也在中秋前一週去請了牛二叔。
盛夏天亮得早,拖拉機在早上七點鐘的時候來到村口。
巨大的轟隆聲跟孩子們的興奮交雜到一起,隔壁的幾個孩子從視窗探出頭來。
“你們要去哪裡啊?”
平平手舞足蹈大喊,“我們要去外婆家了!”
徐國強羨慕,“我也想坐拖拉機回外婆家,要是我外婆家再遠一點就好了。”
他已經不止說過這樣的話,就是想坐拖拉機。他們也就只有去縣城幫忙的時候才有機會坐,總共也沒坐過幾次。
十幾分鍾後林慧到了鎮上,接上林二哥一家子。
過幾日中秋,會有很多人趕集,他們的生意也很好,所以就約好了提前回家一起過節。
八九點鐘的太陽已經很曬,林慧拿了一塊布頂在頭上,裹住孩子們。
孩子們覺得挺好玩,嘰嘰喳喳地鑽來鑽去。林慧不搭理他們,問起二哥二嫂近來的生意如何。
他們在鎮上買了鋪子又買了房子,在村裡也是風風光光的。對城裡人來說做個體戶不好聽,但是對村裡人來說他們走出了大山,變成了城裡人,已經很厲害。
現在徐東昇進貨不用再租車,林大哥二哥就租張揚的車,單獨去進貨。徐家這邊的小賣部也把錢湊一起去批發。
另外,他們又從徐家這邊買衣服鞋子和衛生巾。
一碼事歸一碼事,為了賬目不亂,兩邊各項進貨結賬都是記得清清楚楚,沒出現什麼矛盾齟齬。
“......生意挺好的,每天掙個十幾塊錢,一個月下來能存個三四百塊錢,比工人掙的要多得多。”
都是自家人,他們也不拐彎抹角的。
“大哥家的房子已經租出去了,兩間屋子一起租,一個月房租15塊錢,一年就是180塊錢!還有人看上了我們的鋪子,過來問我們賣不賣,說願意出1000塊錢。一年漲200塊錢,傻子才會賣!”
二嫂話裡話外都是得意,她拉著小姑子的手,心裡充滿感激。要不是因為她在後頭推了好幾把,他們家現在連湯都喝不上。
林慧笑,“這才哪兒到哪兒啊,進城的人越來越多,以後還會漲得更高。你們要是有錢啊,買房買鋪買地總是不會錯的。”
二嫂看二哥一眼,隨後又問,“阿慧你是覺得我們還要買嗎?”
現在家裡的兩個閨女一個兒子,能整成三間屋子,夠住了。
“買啊,就跟大哥家的房子一樣收租金,沒幾年就能回本了。而且你們得往外買,多看看縣城的、市裡的甚至是省裡的。”
“你們現在把錢換成房子鋪子,要是真有急事缺錢了,也能再賣出去置換成錢,反正不虧。”
二嫂現在手裡捏著錢,也敢想了,小聲打探,“你們縣城的鋪子漲了多少錢?”
“就我們那個最早買的衣服店,83年買的時候不到1300塊錢,5年過去了,現在有人要出2800塊錢買,我們沒同意。”
嚯——2800塊錢!
兄嫂的眼睛都瞪大了,5年時間翻了一倍多!
“買鋪子最重要的是看地段,只要位置好,有人流,漲價是肯定的。不過我覺得你們也不一定要奔著最好地段的去看,那樣的也輪不到你們選。你們就看那些路邊的老房子,最容易撿漏。就算買過來了自己再改建,也是值的。”
“買城市邊緣沒人要的空地蓋房也成,現在地皮不貴。你們看以前我們從山裡出來一趟要走好幾個小時,現在有了車子,兩三個小時就能到縣城,變化多快.....”
看小妹說得起興,二哥突然問一句,“你們手上的錢都拿去買房買鋪了?”
這些話她說過不止一回了,對房子鋪子的熱情非常高。
林慧點頭,“差不多吧,有機會就買。”
快到家時,林慧總結了一句,“富人只會越來越富。”
“掙錢最難的是開始起步的時候,本錢少回報就少,本錢多了,掙的錢就會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