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向南瞪大眼睛,“你瘋了?”
她每天跟數字打交道,對做生意的裡裡道道也都熟悉,知道里頭要耗費多少心血。
林宏讓她別太大聲了,“我又不是沒幹過。當過店員也當過店長,搬過倉庫進過貨,我姐當初讓我跟著姐夫幹,什麼都會了,貨車都會開。”
連店裡新進的一些機器他都是最快上手的那一個人,並且還能給員工做培訓的。
說到這,趙向南也不得不感激三姐,培養出來的林宏確實除了做賬這塊不熟,在其他處都能獨當一面,這就是立足之本了。
“雖然你都能幹,但我還是不建議你出去單幹,一是冒的風險太大,二是自己開店會很累。我們只有一個女兒,沒有必要那麼拼。”
林宏已經結紮,意味著兩人這輩子只會有一個女兒,攢的錢已經不少了,手上還拿了一筆拆遷款。可以說只要他們這輩子不亂搞,錢足夠他們花用的,日子能過得比一般人都要好。
林宏卻不這麼認為,“錢貶值得太快了,你想想看十年前的100塊錢跟現在的100塊錢相比,是不是大幅縮水?我們只有讓錢生錢,才夠用。”
趙向南對錢的敏感度比任何人都要高,當然知道他說的是對的,但投資眼光是誰都能有的嗎?
她奇怪,“你是怎麼又突然受刺激了?”
林宏跟她說了林昔在學校被同學欺負後她三姐直接在京市又是買車又是請司機保姆的事。
“我覺得還是得有錢。不管什麼時候都能有底氣,我們家女兒沒有親兄弟幫襯,等我們老了,萬一她遇到什麼事還能靠錢擺平。”
趙向南聽著都覺得羨慕,他們家雖然也買了一輛小轎車,但還是花錢摳摳索索的。
三姐確實有魄力,大十幾萬說花就花了。
她靜靜思考了一會兒,想到女兒的未來幾十年,當媽的肯定想把最好的留給她。
“那你想做什麼呢?”
林宏還沒摸著頭腦,想了想,還是打了電話給他姐。
接到電話的林慧問:“你能投入多少?你懂電腦,要是能捨得錢,開一家網咖,供人上網查資料或者看電影、玩遊戲都行,在網咖裡還能賣吃的。”
市中心今年接連開了五家小網咖,他還去過,環境一般般,但是生意真的很紅火。現代社會,不管是男女老少都有上網的需求。
“姐你有了解過?是想往這一塊做嗎?”
“不,我們不想分一杯羹,只是建議你可以往這方面想一下。現在網路資訊飛速發展,這是一個大風口。”
林宏明白,但是很為難,“一臺電腦要大幾千上萬,我就算最便宜的七千塊錢,最少得二十臺才能撐起一家店吧?這就14萬了。場地也得租一間大門面,桌椅、員工、電費……”
他都不需要叫老婆過來算,就知道自家的家底根本不夠砸進去的。而且上網掙的是很多,三教九流都有,他得請一些專業的人來管理,人工費用也不低。
這就是趕上了風口卻沒有資本加入的感覺了,心裡撓癢癢似的難受。
林慧也沒說借他錢,只說:“如果你真的想幹這個,去貸款也能幹。”
林宏沉默了,貸款?他敢提出來,不說他老婆要炸了,他爹孃可能都先把他給揍一頓。
“你小時候就跟著你姐夫一起幹過,你也很清楚他是從擺攤幹起,一分錢一分錢地掙,直到第一家鋪子開啟,二十年過去了才有現在的資本。”
林慧一針見血,毫不留情,“我說白了吧,想單幹可以,想掙大錢也正常,但你一要付出足夠的精力,從頭做起。二要付出足夠的金錢,往裡砸,沒有收入怎麼會有回報?你自己考慮清楚你有哪一樣?最後,你最好還要有傾家蕩產的心理準備。”
這些年個體戶、私營經濟的蓬勃發展導致很多人都眼紅,創業的創業、投資的投資,有眼光有能力的賺得盆滿缽滿,但賠得血本無歸的老闆也數不勝數。
顯然林宏哪一樣都不具備。
他沉默了會兒,“我沒有那樣的魄力,還是算了吧。”
林慧不意外,人之常情,又說:“我要在京市這邊待上幾個月,也有可能是幾年,現在考慮開一家店消磨時間,你要是想掙錢,入5萬塊,我給你分兩股。”
她這兩天跟趙晴在街上逛了一圈,聽過她的課,覺得也不能天天看花,所以打算開一家不需要投入那麼多精力的店。
也是因為林昔天天在她耳邊說班上的同學追星追得有點瘋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