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亮有一回在寫字檯抽屜裡翻到蕭老師落下的檀香書籤,用鋼筆娟秀小字寫的一首相思情詩。祁亮趕緊把那枚書籤包起來,珍藏了。
人都是這樣,一個人的心是因為掙扎折磨而慢慢磨得厚實、深邃,失去才懂得珍惜,才能成長。一個長年在身邊溫存陪伴他的人,對於祁亮來說,就是他世界裡的空氣和水,沒有耀目顏色,沒有誘人味道,但曾經無處不在。沒了空氣和水,他都喘不上氣兒,會窒息、糜爛、萎掉。
……
那年夏第二件事,是孟家小姑與她男人鬧彆扭,離家出走,事兒鬧大了,全家驚動!
孟小姑有一回傍晚從幼兒園接兒子,在公車站附近,看到她老公的賓士車,後座上堆放著高檔女士時裝的購物袋,副駕位上坐著那個女的。
這一幕,最終成為碾壓孟小姑脆弱神經的最後一根稻草。孟建菊揹著皮包,拽著兒子,一路流淚在大街上茫然絕望地走。她不能回公婆家,又沒臉回孃家,更不好意思去叨擾三個姐姐。姐姐們也都成家,以當年社會習慣,女人結婚都住各自婆家,誰家都沒有富餘房子,孟建菊怎麼去投靠?這是要丟臉都丟到別人家去了。
這人最後去哪了呢?
孟小姑去到北京火車站,在站外小飯館吃了頓飯把兒子餵飽,走投無路之下,做了一個日後回想有些不可思議的舉動——她帶兒子離家出走跑西安去了。
孟老太太這五名子女之中,大閨女二閨女三閨女皆是潑橫爽快性格,遇事絕不憋屈不軟慫誰不讓咱痛快我也不能讓你好過的烈性子,嘴巴厲害,遺傳當媽的,家裡家外一把抓。相反,兒子與四閨女隨父親,長得像孟家老爺子,性格也偏內向,不愛說話,凡事喜歡悶到心裡掙扎發酵。孟小姑大約更依賴信任她大哥。她哥哥為人性情,不會嘲笑奚落她的窘境,絕不會拒她於門外。
孟小姑帶兒子一夜未歸,男人和公婆能不著急?還能不出來找?
小姑父第二天凌晨就躥上孟老太太家門。當然,這回老實客氣,進門三鞠躬兩叩首,臊眉耷眼賠不是,不敢惹老太太。可是老太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