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馨熱鬧的週歲禮過了之後,就迎來了炎熱的夏天。
十月的一個平常的早晨,習慣性開啟收音機聽廣播新聞的歐若星,在聽到裡面播報的訊息之後,整個人都繃緊了,想到了什麼似的,而後又放鬆了下來。
“……恢復中斷十一年之久的高考,全國符合條件的廣大工人、農民、上山下鄉的知識青年都可以報名參加考試,考試將於1977年12月11日開始,為期三天……”
高考恢復了,真好!
歐若星這個擁有前世記憶的人都如此激動,更何況是這個年代的土著呢?
正在田間地頭忙活著掙工分的知青們聽到廣播傳來的訊息,瞬間扔下了手中的工具,雙眼震驚的大睜著,嘴裡不斷的呢喃著“高考恢復了……”
“啊啊啊!”
“高考恢復了!太好了!”
“終於有機會回城了!”
反應過來的知青們紛紛奔走相告,與相熟的人擁抱著互相安慰。
而後又想到還剩下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就要考試了,可是這麼多年來,他們幾乎都放棄了,書裡的知識都忘得一乾二淨了,紛紛開始想盡各種辦法弄高中教材和複習資料。
一時之間,家裡有些能力的,都立馬寫信回家,讓家裡給幫忙找複習資料寄過來。
有些條件好的,直接給家裡拍了電報回去。
而一些不受家裡重視的,靠家裡無望的知青,則是寄希望於各大書店,或者是廢品站。
高考恢復的訊息傳播得非常快,有些知青們甚至為了能夠多點時間複習,跟生產隊請了假。
而一些因為承受不住幹農活的苦累,常年食不果腹、衣不蔽體的辛酸,而嫁給村裡的漢子,或者娶了村裡姑娘的知青們,心裡五味雜陳。
他們深知高考是他們唯一能夠回城的路,可是村裡人也不傻,放任他們參加高考,考上了大學,還會跟他們的兒子(女兒)好好過日子嗎?
所以百分之九十九的家庭,都在用各種方法阻撓他們的知青兒媳婦(女婿)複習考試。
“娘,你就讓我參加高考吧,我保證考上了一定不會丟下孩子他爹和孩子的。”受盡生活的苦累的知青兒媳婦苦苦哀求著自己的婆婆,請求她同意自己參加高考。
“哼!你想都不要想!你是什麼樣的人,我還不清楚嗎?當年你為了不用幹農活,還能填飽肚子,才來勾引我兒子,現在又想著拋棄我兒子回城,想得真美!”滿臉怒氣的農村婆婆唾沫橫飛的罵著自己的兒媳婦。
而男人則是站在一旁不吭聲,他心裡也是不想自己的媳婦參加高考的,他娘說得沒錯,媳婦是知青,等到考上大學肯定不會跟自己這個大字不識幾個的泥腿子在一起過的。
守在一旁的孩子則是哭得厲害,“娘,你不要走,我不要你走,嗚嗚嗚……”
類似的情況在全國各地均有上演,有些極端的,還會把兒媳婦或者女婿拘在家裡,白天黑夜都有人看守著,甚至是直接一把鎖頭鎖在屋裡。
直到此時,那些堅持著沒有因為幹活苦累而草率結婚的知青,一臉慶幸。
“天吶!這太恐怖了!幸虧我當時腦子還算清醒,沒有隨便嫁人!”
“唉~誰說不是呢?可是有些知青可不是主動嫁人的,還不是……”
“也是啊,真是可憐了他們……”
在知青點的眾人也只是簡單的感慨兩句,就埋頭看著手裡僅有的複習資料,不再討論其他的。
在大部分知青都請假複習的時候,有些靠不上家裡的知青,還在咬牙堅持著上工,只是在下工休息的時候拼命複習。
他們沒有後盾,考上了還好,要是考不上,又沒有工分,餓肚子的滋味兒可不好受。
而早早得到歐若星提點的徐月和永坪村那邊,更多的是滿臉感激。
徐月、鄭英傑和永坪村的村長、大隊長都紛紛給歐若星寫了信,隨信還寄了一堆的特產。
“若星啊,還剩一個多月的時間就要考試了,你就帶著孩子們回家來住吧,我們給你帶著孩子,你安心備考!”楊母來到家屬院,幫忙收拾著她們母子仨的東西,準備帶回家裡。
“媽,這怎麼好意思,安安和樂樂現在調皮得很,免得讓你和爺爺奶奶他們受累。”歐若星不好意思的拒絕著。
“這有什麼的,你還年輕,有機會爭取更好的前程,我們老楊家就必須支援!”楊母爽快的說道。
他們家祖孫三代都是軍人,思想更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