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酒舍聽書(1 / 2)

孔柳見氣氛有些沉重,便試圖再次調節一下:“好了,好了,我們不要為了這件事再爭執了。我們都有共同的目標,那就是奪回萬紫千紅,對不對?”

鄧晨和媯菁都點頭表示同意。他們知道,只有團結一致,才能克服眼前的困難。鄧晨提議:“我們坐下來,好好商量一下接下來的計劃。我們需要一個詳細的策略,才能確保我們的行動有效。”

三人重新坐下,開始認真討論如何奪回萬紫千紅的策略。他們知道,這將是一場艱難的戰鬥,但只要他們齊心協力,就有可能取得最終的勝利。

胡巖在宛城的街頭巷尾穿梭,他的臉上帶著溫和的笑容,但眼神中卻透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銳利。他的目標是那些正在傳唱童謠的孩子們,希望能從他們口中得到一些線索。

他先是找到了一群在街角玩耍的孩子,他們正圍成一圈,拍著手唱著那首童謠:

“篡漢誰?蛇頭威。民苦難,思漢歸。”

胡巖蹲下身,和藹地問其中一個孩子:“童子安好,你們唱的這首歌是誰教你們的呀?”

孩子們相互看了看,都笑了,其中一個孩子回答:“沒人教我們,我們自己學的。”

胡巖繼續追問:“那你們是跟誰學的呢?”

孩子們又笑了,他們覺得這個問題很好笑:“大家都在唱,我們就跟著學了唄,又不難。”

胡巖的眉頭微微皺起,他意識到這首童謠的傳播方式非常巧妙。它簡單易學,易於傳唱,而且不需要特定的人來教授,孩子們自然而然地就能學會。這種方式讓童謠迅速在民眾中傳播開來,而且背後的含義顯然不是孩子們所能理解的。

胡岩心裡更加覺得幕後散播的人厲害。這首童謠的歌詞雖然簡單,但卻包含了深刻的社會批判和政治隱喻。幕後的人透過這種方式,巧妙地表達了對現狀的不滿和對漢室的懷念,而且還能避免直接引起官府的注意。

胡巖站起身,心中暗自思忖。他知道,這首童謠的傳播背後一定有著更深層次的目的。他決定繼續調查,尋找更多的線索。他開始詢問更多的孩子,甚至一些成年人,希望能找到這首童謠的源頭。

隨著調查的深入,胡巖發現這首童謠不僅在孩子們中間傳唱,甚至在一些成年人中也引起了共鳴。許多人對童謠中的“篡漢”和“思漢歸”產生了強烈的共鳴,這讓他更加確信,這首童謠的傳播背後一定有著更深層次的社會和政治動機。

胡巖意識到,這首童謠的傳播不僅僅是一場簡單的民間運動,它可能是一場有組織的、針對當前政權的抗議活動。他決定將這一發現報告給甄阜,同時提醒他必須採取謹慎的措施,避免激化矛盾,引發更大的社會動盪。

胡巖走進酒舍,原本只想找一處清靜的地方吃頓飯,稍作休息。然而,酒舍內的熱鬧氣氛讓他意識到這裡並非他想象中的安靜之所。臺上的說書人正講得眉飛色舞,吸引了眾多酒客的目光和耳朵。

他找了個角落的位置坐下,決定先聽聽說書的內容。隨著說書人的話語逐漸展開,胡巖的眉頭卻越皺越緊。說書人講述的是宛城近日發生的一件大事——王鈰搶佔鄧晨的萬紫千紅店鋪的故事。

說書人的聲音抑揚頓挫,表情豐富,將事件描述得繪聲繪色。他講述了王鈰如何利用權勢,與官府勾結,強行霸佔了鄧晨的店鋪。雖然胡巖並未參與此事,但說書人講述的內容讓他感到毛骨悚然。故事中的每一個細節都顯得那麼真實,彷彿說書人親眼目睹了整個過程。

“你們是不知道啊,那王鈰的手段可真是高明,官府的人也為他撐腰,可憐那鄧晨,辛苦經營的店鋪就這麼被奪走了。”說書人一邊說,一邊搖頭嘆息,似乎對鄧晨的遭遇深感同情。

酒舍內的聽眾們也被故事吸引,議論紛紛:

“真是無法無天了,這世道還有沒有王法?”

“聽說那鄧晨也不是一般人,他會就這麼善罷甘休嗎?”

“這背後肯定還有更深的陰謀,官商勾結,百姓最受苦啊。”

胡巖聽著這些議論,心中更是憂慮重重。他意識到,這件事情的影響可能比他預想的要大得多。再加上最近流行的童謠,民眾的情緒已經被煽動起來,宛城的局勢變得越發複雜。

他一邊吃飯,一邊思索著。胡巖感覺宛城就像一座即將傾覆的大廈,表面上看起來穩固,實則內部已經腐朽。王鈰的行為、童謠的傳播,以及現在酒舍中說書人的故事,都在暗示著一場可能的社會動盪。

飯後,胡巖沒有立即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