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通緝李通(1 / 2)

兩人的談話持續了很長時間,他們討論了各種可能的情況和應對策略。書房內的氣氛凝重而緊張,但兩人的友誼在這種生死關頭顯得更加深厚。

最終,李守決定按照黃顯的建議行事,他立刻開始準備上書的奏摺。而黃顯則承諾會盡自己所能,為李守爭取更多的支援和同情。

李柏在夜色的掩護下,悄然離開了傳舍,他的腳步匆忙,心中只有一個目標——宛城。他知道,自己肩負著重要的使命,必須儘快將訊息傳遞給李通。

經過一夜的奔波,天邊漸漸露出了魚肚白,李柏感到了疲憊和飢餓。他決定在一家酒舍稍作停留,補充體力。酒舍裡已經聚集了不少早起的客人,他們圍在告示牌前,議論著最新的朝廷訊息。

告示牌上貼著一張通緝令,上面赫然寫著李通的名字。人群中傳來了各種聲音:

“你們看,這李通不是宗卿師的兒子嗎?他怎麼也會反叛朝廷?”一個穿著粗布衣的農民疑惑地問。

“聽說他本人也是縣丞,但後來辭官了。”一個看起來像是書生的人回答。

“辭官?我看吶,辭官就是對朝廷不滿,說不定那時候他就已經心懷不軌了。”一個滿臉絡腮鬍的壯漢插話。

“哎,這世道啊,連宗卿師的兒子都反了,我們這些平民百姓還能指望什麼?”一個老者搖頭嘆息。

“就是,王莽的新政策,改來改去,把我們都改糊塗了。”一個商販模樣的人抱怨著。

“可不是嘛,新朝的改革,越改越亂,我看這天下是要大亂了。”一個工匠模樣的人附和道。

“你們說,這李通會不會是想恢復漢室啊?我聽說,很多人都心向漢呢。”一個年輕的小夥子小聲地說。

“噓,小聲點,這種話可不能亂說。”旁邊的人趕緊提醒。

李柏在一旁默默地聽著,他的心情複雜。他知道,這些百姓的議論,雖然有些偏激,但也反映出了民間對王莽新政的不滿。新朝的改革,雖然出發點可能是好的,但實施過程中的種種問題,卻讓民眾感到了困惑和不安。

李柏在得知李通被通緝的訊息後,心情急迫,他意識到李季可能已經被捕,而他們所攜帶的信件可能已經被搜查出來。這個訊息對於他們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打擊,因為他們的起義計劃還沒有開始,就已經被朝廷所掌握。李柏知道,他必須立刻返回去通知李通,以便他們能夠及時做出應對措施。

在這種情況下,李柏放棄了在酒舍進食的計劃,他的心情緊張而焦慮。他知道,時間對於他們來說非常寶貴,任何的耽擱都可能導致災難性的後果。李柏的第一反應是立即行動,他必須儘快回到李通那裡,告訴他這個訊息,以便他們能夠重新制定計劃,或者至少做好最壞的準備。

李柏匆匆離開酒舍,他的腳步在清晨的街道上回響,他的目光不斷在四周掃視,警惕著可能的危險。他的心中充滿了對李季的擔憂,以及對整個起義計劃的憂慮。他知道,一旦李季被捕,他們的秘密計劃就可能被洩露,而他們必須採取行動來保護自己和家人。

在接下來的路途中,李柏更加小心謹慎,他知道,自己的行動不僅關係到李通的命運,也關係到整個南陽的安危。他必須確保,自己能夠安全抵達宛城,完成他的使命。而那些酒舍中的議論,也成為了他心中揮之不去的憂慮,他知道,這場風波,才剛剛開始。

李柏在趕回宛城的路上,到處都是李通的通緝告示,但告示上並沒有列出具體的罪證,只是簡單地宣佈了李通的反叛行為和對他的通緝令。這讓李柏感到了一絲不安,他知道,朝廷的這種舉動可能是為了製造恐慌和混亂,讓民眾對李通產生懷疑和恐懼。

李柏的心中充滿了矛盾和焦慮,他既擔心李通的安危,又擔心自己的家人和朋友。他知道,這場風波可能會牽扯到更多的人,他必須儘快找到解決辦法,以保護他們所有人的安全。

在李柏的心中,李通不僅是他的親人,也是他們起義的領袖,他的被捕可能會對整個起義運動造成重大打擊。李柏決定,無論如何,他都要儘快回到宛城,與李通和其他同伴一起,共同面對這場危機。

但是,李柏發現盡在南陽外圍,也就是臨近其他郡的地方有通緝告示,反倒是接近宛城風平浪靜,李柏想不明白,難道是李季在傳舍暴露了,然後訊息還沒傳回宛城嗎。

夜幕如墨,宛城的街道上空無一人,只有偶爾傳來的犬吠聲劃破寂靜。李柏的身影在夜色中穿梭,他的腳步輕盈而迅速,如同一道幽靈般在屋簷和巷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