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遲來新的變革就在大秦全境緩慢展開,之所以是變革而不是改革,因為沒有舊的統治秩序可以改,一切都是前無古人的施政方式,一切都是新的,一切都是嘗試,自然談不上改,只能變,也沒有所謂阻力。
就像是要趟過渾水河,不知水面下哪裡是平坦的河底,哪裡是深坑泥水潭,一切只能在摸索中慢慢試,就是離石也不知道跨越式的儒學,還是不是印象中的儒家,畢竟儒家少了積累和霸氣後,會不會就此斷絕。
因為在北方有能力反抗大秦統治的勢力太渺小了,最具有實力的內務府和內閣最先做出反應,內務府沒有治理內政的權力,可他利用自己的財力率先拿自己開刀。
只是內務府自己的變革對外不公開也不報道,只是將內務府又細分了幾個小部門,就像變革成了另一個小型內閣,有點像明朝的十二監,每個小部門也實行任期制和競聘上崗。
把離石名下的工廠再分門別類進行細細劃分,開始向精細化管理模式衍化,每個工廠的負責人都可以直接秘密上書離石,讓離石更精確的瞭解內務府工作流程,將權力細化然後再集中。
可內閣的變革就不一樣了,內閣不僅要秋後算賬,追查引起工人罷工的責任者,把追查流程和追查結果,透過報紙向罷工工人講清處理結果。
還要給督察御史和報紙撰稿學者、文人一個滿意、合理的解釋和交待。
離石當初設計的簡化版“三權分立”,相互監督,這種管理方式才執行兩年,就已經衍生出能代表各自權力、利益的群體,雖然還是力量弱小。
重要的權力不能完全集中,又不能隨意分散造成分裂,有了成長環境,讓代表立法的督察御史、代表執法的民政部、代表司法的大理寺,三個部門快速成長。
現在都在想方設法壯大自己的力量,擴大自己的影響力,希望在第一屆首相屆滿卸任後,自己的學派能獲得執政的權柄,把自己學派推向全天下。
由各個部門協商,最後出臺一個為未來官員選拔任用的統一體制,劃時代的“科舉制”就此提前出現了。
“科舉制”就是教育部和內閣商量,再與內務府協商妥協後的產物,這裡面起決定性作用的內務府摻和,內務府代表著軍方和離石的利益,才讓“科舉”製得實現。
內務府利用他掌握的商品銷售渠道,將“科舉制”的資訊傳遍天下,還利用海軍、陸軍把“科舉”的資訊傳給蠻夷之地。
讓“科舉”短時間內名揚天下,透過科舉制培養出職業官員體系,讓官員更加專業的為大秦帝國和黎民百姓謀福利,初衷是美好的,官僚體系又復生了。
參加科舉把空閒下來的讀書人都歸攏起來,把他們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學習知識上來,免得再讓他們去摻和到工運中去,為被統治者搖旗吶喊,啟發工運的走向向內閣、官府施壓,改變治理國策。
首先,就是將官府設定的各類官吏培訓班擴大到新建的城鎮,在村以上基層管理機構設定小學,在郡縣設定中學。
其次,在以後各類知識積累起來後,再設定高中,等知識儲備足夠多,衍生出化學後再設定大學。
讓讀書人的聰明腦子都放在讀書和高考上來,現在學識積累的根本不夠高深,就是教學傳播知識,那也不夠教學用的,只能去海外搜尋一些知識充實,才能夠學堂裡教學用的。
再次,小學三年,中學三年,夏冬兩季還要給學子放假,讓他們回家去幫忙幹活養家。
這樣設定也是無奈之舉,一個大字不識的成年人,在新兵營訓練6個月就可以學會500個字,讀書人的起點要比大字不識的新兵起點高的多。
現在還要從娃娃開始教學,認識二千個字也就是一兩年時間,教學的文章典冊還是一個大問題,北方漢人留存下來的書籍本就不多,大部分都是大秦建立之後重新挖掘整理出來的古書。
這些書裡的內容與大秦目前發展狀況格格不入,南朝的書籍更是有人為篡改的痕跡,大秦挖掘整理出的古書,最多的竟然是《孟子》的書,而不是孔子的書,孔子的書都是南朝蒐集來的詩書,還有就是繁複的等級禮儀。
這就讓大秦很尷尬,大秦沒有適合他思想統治的學說,可要不事先把大一統的思想貫徹下來,說不定龐大帝國就有分崩離析的危險。
內閣只能在小孩子圈裡建學堂,重新從小為大秦培養接班人,把孔子、孟子的學說灌輸到孩子腦子裡,等五、六年後,大秦也許有足夠的知識教授學生。
那時挖掘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