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元660年,百濟在高句麗的援助下侵吞新羅,新羅王金春秋向唐朝求援。是年4月,唐高宗命大將蘇定方率十萬大軍,水陸並進,征討百濟,百濟隨即覆滅。
公元662年,百濟王扶余豐請求倭軍出兵,以拒唐軍,圖謀復國。
百濟關係緊密的日本自然不能容忍百濟的滅亡,倘若如此,日本將徹底失去在朝鮮半島的利益。
公元662年9月,唐朝新羅聯軍與倭國百濟聯軍在白江口遭遇,大戰爆發。
唐軍四戰四捷,焚燬倭船四百餘艘,倭軍大敗,日本勢力被徹底驅逐出朝鮮半島。
日本圖謀掠奪並佔領朝鮮半島的陰謀也以失敗告終。
白江口之戰,讓日本的野心破滅了近千年,直到1590年7月豐臣秀吉對日本實現全面控制後,這才讓日本再次有了侵略朝鮮的野心,只不過,此時的日本不僅僅是圖謀朝鮮半島,而是妄圖侵吞整個明朝。
助長豐臣秀吉野心的首先來自於他手下的精兵強將,剛剛結束戰爭的日本,磨練出來大批極具戰鬥力計程車兵。
在武器裝備方面,日本透過與荷蘭的貿易和自行研製,各大領主的軍隊已經大批次裝備西方火器和火炮。
因此,豐臣秀吉狂妄的認為,他的得勝之師可以輕易解決朝鮮軍隊,飲馬鴨綠江,然後便可以席捲中原。
同時期的日本武士基本都配備了火繩槍,且在常年戰爭中有良好的經驗,因此作戰兇猛,而當時的明軍哪怕是最先進的三眼銃都非常落後。
另一方面,豐臣秀吉侵略朝鮮也是為了統治穩定的需要。戰爭結束後,各大領主依然保留著龐大的軍隊,只有發動對外侵略戰爭,才能消耗各地領主的軍事實力,方能達到長治久安的目的。
1592年4月13日,豐臣秀吉向集結在九州的日軍發出命令向朝鮮進發,侵朝日軍先頭部隊共計一萬八千餘人由小西行長率領於次日在釜山登陸,隨後日軍主力陸續跟進。
5月2日,漢城陷落,6月11日,平壤陷落。朝鮮王公大臣逃往中朝邊境,並迅速嚮明朝求援。朝鮮在短短兩三個月的時間內,盡數陷落,這讓宗主國明朝大為震驚。
12月26日,明朝遣李如松率三萬四千餘明軍跨過鴨綠江,於萬曆二十一年正月初六發動了對平壤城的進攻,日軍一觸即潰,平壤城很快便被明軍佔領,明軍聲威大震,朝鮮北部被全部收復。
但過於樂觀的李如松以為日軍不堪一擊,親率三千騎兵試圖直取漢城,反而在碧踢館遭到日軍的重兵埋伏,明軍血戰突出重圍後,退守平壤。
自知也不能擊退明軍的日軍堅守待援,戰爭遂陷入僵局。
1597年,經過明日之間的談判,雙方各自撤軍,戰爭宣告結束。
1597年,不甘心失敗的豐臣秀吉糾集14萬陸軍和2.4萬水軍再次入侵朝鮮。
援朝明軍由於指揮失誤和後勤供應不足,在戰爭初期損失慘重,但長期的戰爭也導致侵朝日軍損失過半。
萬曆二十六年九月,明軍繼續增兵朝鮮,駐朝明軍達到17萬之眾,日軍的覆滅只是時間問題了。
同時期的李舜臣也在海上展開與日軍的作戰
在東南會戰後,被壓縮在東南沿海順天、泗川、南海一帶的日軍已是苟延殘喘,無心再戰。
1598年十月,豐臣秀吉的死訊傳到朝鮮,日軍下達總撤退令。在日軍剩餘主力經露梁海峽撤退之時,遭到明朝聯軍的截擊,日軍水軍全軍覆滅。
至此,在朝鮮日軍被驅逐出朝鮮,日本妄圖取道朝鮮,侵吞明朝的計劃也慘遭失敗。
19世紀60年代以後,日本透過明治維新逐漸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國力日漸強盛。
但是,由於日本改革的不徹底性,社會矛盾依然很尖銳,為轉移國內矛盾和傾銷商品,對外擴張則成為日本高層的共識。
而同時期的清朝卻由於半殖民地危機的加深和封建統治的沒落,處於風雨飄搖之中,因為壬辰戰爭失敗而沉寂兩百多年的侵略野心再次死灰復燃。
為此,日本高層秘密制訂了“征討清國方略”,該方略後演化為以侵略中國為主的大陸政策。
根據該計劃,日本圖謀併吞臺灣,攻佔朝鮮,進軍滿蒙,滅亡中國,佔領亞洲,最後征服世界(在二戰爆發後,日本的國策更改為在東亞建立統治秩序)。
在這其中,征服朝鮮則成為最關鍵的突破點。
1894年,朝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