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德淵早就帶著一批俘虜回來,但皇上決定等太子回來再擇日辦獻俘大典,同時隆重宣佈《馬關條約》的內容。
這一等還真等對了,竟然還把正親町等來了。
汪德淵:……我早就說把他帶回來,胡宗憲非說先留著,原來是為了等太子!
身著華麗飛魚服,高大威武的錦衣衛在午門前的御道兩側,東西而立;教坊司在儀仗之南也按東西兩側陳設大樂,北向而立。
鴻臚寺負責對外典儀的官員在午門前設兩名贊禮官員,東西相向而立。
被選為贊禮官的,儀容都很出眾,長得好真的可以當飯吃!
這兩位贊禮官近日走路都帶風,平日是閒散官員,終於輪到他們上場。
一名承製官在午門東側,面西而立;承製官員稍南的位置,設宣制官一員,同樣面西而立。
……
泱泱華夏,禮儀之邦。
天佑吾皇,日月長明。
典禮尚未開始,光是現場的儀仗和氣氛,就讓人驕傲自豪。
只有我華夏,才有如此禮儀。
文武百官就位,按照上朝的佇列身穿最隆重的官服侍立位於午門樓前御道之南,文官站東面,武官站西面。
無論是年老還是年輕的官員,大多儀表堂堂,大明選官要看臉。
就算本來相貌平平的,身居高位之後,都有了威嚴氣度。
御道東側設擺放露布的大案,旁邊站著宣展官一員,展示官二員,汪德淵正是宣展官。
他昂首挺胸,驕傲得像是得勝回朝的鬥雞,不由自主地往晏珣的方向望去……晏賢弟抱歉,今天為兄要搶你的風頭!
晏珣沒有留意汪德淵的目光。
他靜靜地站在文官隊伍中,心卻像飄到遠方,那個戰火紛飛的時空。
也算是報仇了吧?
大刀向鬼子砍去,砍完一刀又一刀!
留著正親町不殺,還是有些用處的。
刑部派出一名官員擔任獻俘官,一會兒要當眾宣佈戰犯的罪狀,這份罪狀由翰林掌院學士書寫……沒有追求辭藻華麗,用最樸實而鏗鏘有力的言辭,揭露倭寇罄竹難書的罪行!
御道西側稍南的位置,兩位錦衣衛獻俘將校面北而立,他們會負責一一把戰俘押上來。
旭日冉冉升起,大典正式開始!
引禮官確認文武百官序列整齊、該到的各土司或外藩觀禮賓客、鄉老代表帶齊,宣佈:“呈露布!”
汪德淵鄭重地手捧露布,在萬眾矚目中將露布展開,放在大案上,再退回自己的位置。
有那麼一瞬間,他懷疑自己走路同手同腳,但好在沒有左腳絆右腳。
他的心怦怦直跳,列祖列宗在上,我終於成為高郵汪氏最有出息的子弟!
將來人們都會問:“抗倭大捷的汪欽差是你何人?”
這一步,他走了太久太久。
“押俘虜!”
肅穆的聲音響起,錦衣將校押著俘虜上前,一共是六十一人,站在第一位的正是一臉恍惚的正親町。
所有人的目光都看著這隊俘虜。
此前,還有人對此次大捷心存懷疑,比如說謊報軍情、殺良冒功之類,但眼前這群倭奴,一眼看去就跟華夏人不同,相貌是做不得假的。
而倭國的天皇都在此,還能有什麼假?
俘虜要一一跪下。
正親町遲疑片刻,就被人不著痕跡地使巧勁踹了一腳,雙腿一軟“噗通”跪倒在地。
“爽!”晏珣暗暗心道。
這是許多人的心聲!
若非是莊嚴的獻俘大典,所有人都想上前踹這倭寇頭子一腳!
看不出來啊!這老傢伙長得矮小猥瑣,竟然還妄稱天皇!就是這猥瑣的老東西,縱容倭寇侵擾大明幾十年!
別說天皇不管事、不知情!在其位就要背其鍋!
正親町:他們看我的眼神真熱情!噫籲嚱!一定是期待我精彩的表演!
就在這時,鐘聲咚咚響起,打斷了所有人的思緒……大明隆慶皇帝朱載坖身穿常禮服駕御奉天門,鐘聲停止。
鴻臚寺官員來到御駕之前,跪拜奏請隆慶皇帝乘上肩與。
他朗朗的聲音,傳到百官之中。
看樣子鴻臚寺的官員不僅要長得好,還要有一把好嗓子。
禮樂奏響,皇帝的肩與不緊不慢地前行,每一步都走得穩穩的,皇帝來到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