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參加過多少次宮宴,這一次都格外令人激動,連中看不中用的“光祿寺茶湯”都變得美味。
宴席的氣氛,在安排樂舞時達到巔峰。
晏珣本以為汪德淵會搞事,安排正親町再跳一次舞。
但是並沒有。
慶功大宴的樂舞很莊重,先上文舞《武定文綏之舞》,文舞退場,上武舞《內平外成之舞》。
舞蹈的內容是隆慶皇帝的功績。
第一項俺答封貢、第二項隆慶開海……跳得好不好看不重要,重要的是頌聖。
百官看得熱血沸騰,紛紛吟詩作詞,誇耀隆慶盛世。
大明朝的官員已經比較內斂,若是熱情的大唐,宮宴上常常君臣一起共舞,李世民就是個中高手。
唐宋時,正旦大朝會上百官要跳舞,這種"蹈舞"禮在《禮記》中就記載。因此,對百官來說,跳舞是一種必備修養。
晏珣想著,假如皇上下場跳舞,殿內高官肯定得伴舞,想想那場面,誰醜誰尷尬。
正想著,樂舞已經結束,百官的神色有幾分意猶未盡。
皇帝笑道:“方才晏文瑄說的真心話,朕聽著很受用。因為他的話坦誠、不居功自傲!此戰是朕登基以來無以倫比的大捷,仰仗的是全體將士的奮不顧身……趁此機會,晏卿為朕舞劍一歌如何?”
晏珣尷尬了……皇上你想讓我表演,可以提前說啊!
劍舞什麼的,我真不擅長。
晏鶴年忽然站起來,說:“皇上說‘晏卿舞劍’,臣可終於有機會表現了,請諸位同僚不要見笑。”
父親挺身而出,替兒子舞劍?
眾人只知道晏鶴年是活神仙,沒聽說他擅長劍法。也許,晏閣老懂的是道家驅邪劍法?
皇帝拊掌笑道:“很好!愛卿親自下場,朕給你敲鼓助興。”
他的話音一落,立刻有人取來小鼓。
……這麼一來,誰也沒心情吃飯了!皇帝興致真高!到底是美酒醉人,還是酒不醉人人自醉?
晏鶴年悠然走到演舞的地方,接過錦衣衛遞過來的劍,向皇上行禮,便開始舞茅山派三清劍法。
他一開始舞得很慢,確實是像跳舞,邊舞邊吟唱:“醉裡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待唱到“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身前身後名”,眾老臣心有慼慼,這首詞簡直是胡宗憲一生的寫照。
可又何嘗不是自己的寫照?
官場如戰場。
高拱和張居正不由自主地視線碰在一起,時至今日他們依舊暗暗敵對,可都是為了“了卻君王天下事”!
晏鶴年唱著,手中的劍越來越快,舞成一片殘影,如疾風飄雪,銀光閃爍。
皇帝的鼓聲也越來越激昂,高興地仰頭大笑:“痛快!”
都說朕軟弱,朕不用再裝了!
朕就是這樣漢子!
皇帝豪邁的鼓聲出人意料,晏鶴年的劍法更出人意料。
一瞬間夢迴大唐盛世,武德充沛!
殿內外文武百官看得目不轉睛、目眩神搖,連喝彩都忘了。
這是什麼活神仙啊!這是劍法高手!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
晏鶴年行走江湖那些年,到底經歷了什麼。
晏珣淡定笑著,一口一口抿著喝酒……這就是我的老爹。
早就知道老爹深藏不露,時不時露一手,無論老爹有什麼驚人之舉,他都不會太驚訝。
譚綸也看得很震驚,好半晌回過神:“令尊真是文武雙全,我服了!”
從前人人都誇譚綸文武雙全,上馬能管兵,下馬能唱戲,若論單打獨鬥他自認不如晏鶴年。
“好!”隆慶皇帝雙目亮閃閃,“朕今日真是大開眼界!”
本來只是想給小夥伴晏珣一個展示文武雙全的機會,接下來好順勢讓晏珣去巡視南洋,沒想到晏鶴年給所有人驚喜。
都說虎父無犬子,五十歲的晏鶴年尚且身手不凡,何況更年輕的晏珣?
另一旁坐著的張居正也說:“文瑄得令尊真傳,必定也是文武雙全,往日居然沒見你展示。”
難怪皇上放心晏珣帶著太子微服私訪,原來早知晏珣身手敏捷。
周圍的人恍然大悟,都驚訝而敬佩地看著晏珣。
就連汪德淵都慶幸,好在當初沒有以比武論兄弟,否則他這輩子都是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