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德八年,朝廷向外國“朝貢”使團的私貨徵稅,實物抽分20%。
隆慶開海,進一步完善稅制,引稅、船稅、價稅和臨時稅應有盡有。
現在,晏珣帶著官府的文吏,在一眾海商的見證下,對黎大的貨物進行徵稅。
晏珣要從寧波海關開始,統一收現銀稅。若有官府需要的貨物,再向海商收購。
這種稅收改革,符合“一條鞭法”的理念。
一條鞭法的核心:把田賦、徭役以及其他雜徵歸總為一條,徵收銀兩,糧稅按畝折算納稅。
這樣可以簡化稅制,方便統收統發。
但在實際操作中,也有一些問題。
比如農民種了糧食,過去是直接納糧。
變法後,除保留蘇杭等少數地區徵糧食供皇室食用之外,其餘地方一律改徵銀子,即“折色銀”。
這種操作,引起很多農民不滿……幾百年後,農民還以實物交稅,可見實物稅也有存在的意義。
晏珣處理進出口關稅,也是慎之又慎,拉著一群人過來旁觀。
若有不妥的地方,可以及時調整糾正。
海關征收的稅銀,會送到太倉銀庫。
大明的財政收支,有一個特點是“分散性”。
其中太倉銀庫主要負責:一、白銀收支;二、國家重大開支,如九邊軍事支出。
後世有人以為太倉銀庫的白銀就是大明皇朝的全部財政收入,這是不對的。
京城還有大量儲存財政收入的倉庫,放糧食、軍器、綢緞、棉布等等實物。
因為黎大很配合,其他海商對於實物折算現銀也沒有意見,第一批貨物的徵稅順順利利,幫晏珣實現了開門紅。
其他海商對黎大刮目相看。
異軍突起的黎大很有氣派,表面粗豪內心卻很精明、識時務。
就算現在吃一點點虧,只要能結交巡海御史晏大人,接下來兩三年就能縱橫四海!
領到船引,海商們緊鑼密鼓地安排第一批出海的貨物。
江南首富華府召開商品展銷會,給海商們調貨。
徽州王家負責出海的就是王二。
他是王徽父親當年收的養子,其實就是王家的下人。
但這些年,王二幫王徽辦了不少事,也給晏珣送了挺多東西。
王二單獨來拜訪晏珣。
晏珣高興地說:“二舅舅,我可想你了!這些年辛苦你南來北往,是我爹孃的得力助手。”
王二恭敬地說:“少當家喊我‘王二’即可!”
“你喊我娘一聲‘阿姐’,就是我舅舅!”晏珣熱情又親切。
……什麼少當家!一聽就不是做正經買賣的!
“小珣。”王二也是灑脫的人。
晏珣那麼親切,讓他的心裡暖暖的。
有一種被尊重的感覺。
“阿姐說那塊印由你帶來寧波,你想好怎麼用了嗎?”王二說到正事。
汪直的“大宋國徽王印”,在海商中信譽度高。
有些不能立刻結算的買賣,可以透過蓋印的文書賒欠。
大明的海商跟倭國、葡萄牙人在海外交易,其中一方拿不出等價的物品,可以由持印的人做擔保。
這塊印還能繼承汪直在倭國的人脈。
“你舅舅在肥前國的松浦津有一個交易基地,倭國大名松浦隆信幫他在此建設住宅,他以前常居此處。”王二接著說。
這個“舅舅”,指的是汪直。
晏珣眨了眨眼,他的舅舅好像越來越多了。
“楊世安”有真假兩個,眼前又有一個王二舅,還有一個在天上的汪直。
……拼舅舅也不輸給張四維?
早就知道舅舅們那麼厲害,他可以躺平?
當然不行。
假如他只是高郵湖養鴨大戶,這些“舅舅”都會杳無音信。
打鐵還需自身硬!
晏珣沉思一會兒:“阿孃把這塊印交給我的時候,說若是用不上毀了也可。她當初留著這塊印,有一部分原因是留作念想。現在朝廷既然開海……你帶著這塊印,先去松浦津接收汪直的遺產吧!”
若是沒人去接管,那些東西豈不是便宜倭國?
他接著說:“至於給各國海商的交易做擔保……暫時不要做這件事。我並不希望日後再有一個‘大宋國徽王’。”
王二驚訝地看著晏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