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人認為,將日本地區的2億人轉移過來,幫助國內生產,是更有效的辦法,畢竟他們的勞動產生的價值要遠遠高於將他們救出來所付出的代價!
討論進行得很激烈,孔輝金沒有干預大家的自由討論,說實話,他在這個問題上也拿不定主意,雖然他直覺上感到元首的主法有點過急了,但是他卻不好在這個時候去發表反對意見,畢竟維護元首的威信是很重要的事情。當然,將領與官員們都可以討論,畢竟討論的結果會更有見解!
當然,這些事情其實與軍隊將領也沒有多大的關係,這本身就是政府政策範圍之內的事情,軍隊充當的不過是政府的手腳而已,而手腳是必須要聽從大腦指揮的。很多將軍此時不過是發發牢騷而已。
莫懷聰與魏明濤也在下面小聲的討論著,當然兩人的意見是一致的,都認為營救這些日本人的價值不大,畢竟日本人在歷史上做的事情已經讓人深痛惡絕了,如果再給他們一次機會的話,保不準下一次世界大戰就是由這些日本人引發的!
最終,也沒有討論出個什麼結果來,這必然還要看元首的最終決定,當然,軍人們的牢騷也都發洩了出來,最後仍然落實到了行動上來。駐紮在日本的軍隊將在一週之內全部撤出來,而最後一批運往日本的物資也被扣留了下來,將投入到國內救災工作中去。
後來,直到魏明濤返回了北美洲戰區司令部之後才知道,元首最終沒有太大的改變他最初的決定,但是也採納了部分官員與將領提出的意見。大部分日本人並沒有被救出來,只有一些一直與中國保持友善關係,生活在九州,四國地區的日本青壯年(主要是婦女,因為此時中國政府已經在考慮戰後恢復人口的問題了)有大概150萬人被運往了澳大利亞,而政府最終也做出了一個秘密決定,戰後不恢復澳大利亞的獨立,而是將澳大利亞分解成幾個地區,分別由中國,以色列以及英國控制一部分。
當然,這些都已經是後話了,當日本列島消失在海面上的時候,沒有任何人為那些沒有得到救助的日本人感到悲哀,也許,這就是歷史的懲罰吧。而當時,大概也沒有人有精力與心情去關心那些與自身沒有絲毫關係的事情了!
第十九章 急流勇進
第十九章 急流勇進
莫懷聰在國內呆了5天,幾乎每天的行程都被安排滿了,參加了大大小小十多次會議,討論的出了軍事行動之外,還有北大西洋的作戰行動,國內救災工作的安排,以及此時國際形勢問題等等相關方面的問題。
當莫懷聰坐上飛機飛回了大西洋艦隊的時候,調遣給他的印度洋艦隊已經到達了阿森松島,正在做最後一次停留休整,將在三天之後到達愛爾蘭西面的海域,與大西洋艦隊會合。而日本方面艦隊正在橫穿印度洋,將在一週之後抵達會合海域。從太平洋與印度洋方向調遣過來的陸戰隊也將在10天之後抵達,整個進攻冰島的作戰行動已經到了最後的準備階段!
“運輸艦隊將在五天之後到達,為我們補充物資!”作戰參謀在莫懷聰離開的這段時間內沒有讓艦隊有太大的動作,只是維持了對冰島的轟炸行動,而美國也因為內部叛亂問題,所以沒有組織起力量來打擊中國大西洋艦隊。“參謀部在對當前形勢進行了研究之後認為,我們在登陸冰島之前,最好搶佔幾個前進基地!”
莫懷聰點了點頭,在路上他也考慮到了這一點,如果僅僅以靠南面四千公里外的亞速爾群島來支援這次的登陸作戰的話,那麼在後勤保障方面的難度肯定很大,這就加大了戰爭的消耗,顯然,現在最需要控制的就是戰爭的消耗。“那麼,你們認為先攻佔哪些島嶼比較合適呢?”
“選擇有三個,一是設得蘭群島,二是法羅群島,最後是格陵蘭島!”
“說說看,這三個地方各有什麼優勢,各有什麼缺點!”莫懷聰坐了下來,參謀把午飯送了進來,雖然莫懷聰在飛機上已經吃了一些東西,但是此時確實感覺到有點餓了。
“從規模上看,設得蘭群島具備有支援大規模軍隊駐紮的條件,當然,它的缺點是,距離冰島最遠,同時該群島附近海域的天氣狀況並不理想,部隊進出都存在著問題,因此,美軍並沒有在設得蘭群島部署太多的防禦部隊。當然,在佔領了設得蘭群島之後,我們已經具備了在英國以及北歐地區登陸的條件,但是從現階段的作戰目的來看,我們並沒有要急於在英國以及北歐地區進攻的需求,因此設得蘭群島的這一優勢其實是沒有實際作用的!”
莫懷聰邊吃飯,邊點了點頭,嚥下了嘴裡的飯菜之後才說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