署,甘明強眉毛一皺,問到::“你準備真的打柏林?”
魏明濤笑了起來:“老甘,別人看不出我這安排的意圖,那是應該的,但是你怎麼也會看不出來呢?”
甘明強愣了一下,又仔細的看了一眼新的部署,然後說到:“你是準備把美軍逼上來?”
“對,這次,既然美國佬要跟我玩,那我們就玩大一點!”魏明濤指著地圖說到,“美軍不僅僅在南面有部隊,而且他們在柏林西面也有大量的部隊。我們擺出進攻柏林的架勢出來,難道美軍不救援柏林?即使他們知道這是個陷阱,但是德國政府的壓力也會讓他們不得不重視柏林防禦的。所以,到時候,四面八方的美軍都會壓過來。只要美軍一動起來,我們的機會就到了,我們的特點就是在運動中殲滅敵人!”
甘明強也笑了起來。魏明濤的特點在這次的指揮中表現得一覽無餘,他不是那種墨守成規的指揮官,其戰場應變能力非常強,而且往往他會將目標鎖定得更大一些,當然,魏明濤沒有失敗過,希望這次也不會失敗吧!
第十一章 平原逐鹿
第十一章 平原逐鹿
中國軍隊在柏林方向上展開的猛烈進攻超過了很多人的預測,畢竟在當時看來,中國方面仍然是以戰略防禦為主的,而要動用這麼多的部隊對柏林這座並沒有太大的軍事意義(但是卻有著非常重要的政治意義)的城市發動進攻,這就必然要減少在其他戰線上的防禦投入,這是得不償失的做法。但是,當柏林告急的時候,誰也不懷疑中國軍隊這次的反擊不是戰術性的,雖然還算不上是整個戰場反擊的開始,但是至少應該是一次戰役級別的反擊行動!
美軍指揮關尼古拉斯將軍清楚的認識到了這一點,在他的計劃中,柏林本身就屬於那種可以消耗的城市。德國北部平原上幾乎無險可守,而柏林又正好是這個地區的中心城市。雖然,從戰略的角度來看,柏林是歐洲大陸的交通樞紐,但是說白了,這座城市根本就沒有太大的軍事價值,至少從現在尼古拉斯將軍的計劃中來看,柏林是沒有多大價值的。柏林本身就是用來吸引中國軍隊的注意力,並且讓中國在這裡消耗軍隊的地方。那麼,中國軍隊進攻柏林,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了。尼古拉斯並沒有想過要加強柏林的防禦,他反而認為,如果能夠利用柏林防禦力量薄弱的現象來吸引跟多的中國軍隊去進攻的話,那麼就能夠讓他在其他方向上找到機會!
美國的軍政體系決定了軍人在戰場上有著很大的決策權,雖然美國總統與中國國家元首一樣,是軍隊的最高統帥,但是文官出身的總統幾乎不會在戰爭中干預將軍們的戰場指揮行動,總統的任務只是根據政治上的需要,為軍隊制訂大的戰略方針,並且保證軍隊在作戰中的後勤保障。這一點,與中國的軍政體制非常相似。但是,話說回來,戰爭本身就是政治的延續,既然戰爭是為政治服務的,那麼政治家就沒有理由不對戰爭產生影響了!
尼古拉斯將軍在美軍中的地位並不是很高,可以說,他是透過這次在歐洲的戰鬥才出名的。這就決定了他是個資歷很淺的將軍,那麼在做出軍事決定的時候,就不得不受到政府的影響。比如,在決定向東進攻的終點時,尼古拉斯認為應該將東部戰線控制在波蘭與白俄羅斯(俄羅斯戰敗之後,其龐大的帝國被瓦解,原先的幾個主要加盟共和國都獨立了出去)的邊界線附近。但是最終美國政府卻決定將戰線控制在德波邊境。尼古拉斯不得不接受了這個政治上的決定。當然,這次尼古拉斯又不得不接受政府施加的影響了!
在中國軍隊擺出要合圍柏林的架勢之後,德國政府首先急了起來,這可是德國的首都,幾百年來,一直都是德國(普魯士)的首都,而且是德國人的象徵,如果柏林淪陷了的話,那麼德國人的意志與士氣必然會受到巨大的打擊,其產生的震盪是難以形容的!
美國政府也很快受到了影響,畢竟德國是最近才倒向美國的,如果德國的情緒出現了動搖的話,那麼誰能夠保證其他的國家不會出現類似的問題呢?更重要的是,美國要想在歐洲站穩腳跟,就得讓所有的歐洲人相信,他們有能力在這裡戰勝中國,將中國軍隊趕出歐洲。如果柏林淪陷的話,那就只能夠證明,美軍並不是無所不能的,他們也是脆弱的,而且中國有更大的機會獲得歐洲戰爭的勝利!結果可想而知,美國得到的支援必然要降低。從這一政治厲害關係來看,美國政府也不會容許柏林淪陷!
這就是尼古拉斯受到的政治影響。在此之前,他幾乎沒有考慮過要在柏林投入多大的兵力,因為他計劃集中兵力在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