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軍隊製造麻煩,而在中國空軍掌握著戰場制空權的情況之下,加拿大政府也不可能逃離渥太華了!此時,即使美國方面已經感覺到渥太華危在旦夕,但是他們卻沒有能力去幫上一把。美軍的主力是集中在安大略湖以東地區的,而部署在五大湖地區的地面部隊不僅僅素質差,而且數量也不多,根本就不可能對中國軍隊構成威脅,也幫不上加拿大什麼忙!而且,中國軍隊部署在蒙特利爾地區的十多萬地面部隊也讓美軍不敢輕舉妄動,對美國人來講,加拿大是可以犧牲的,如果他們為了幫助加拿大而導致本土受到攻擊的話,那麼毫無疑問的,美軍指揮官就要倒黴了!因此,就算是渥太華現在淪陷了,美國軍隊也不會前去增援的!
攻打渥太華的戰鬥其實並不激烈,至少前線的官兵很少能夠體會到這一點。加拿大軍隊雖然進行了頑強的反擊,但是卻被中國空軍的猛烈轟炸給瓦解在了反擊的途中!而很多擔任防禦任務的部隊甚至沒有受到加拿大軍隊的攻擊!而空軍用一週的猛烈轟炸,讓加拿大軍隊切身的體會到了什麼才是真正的戰鬥!以往,中國軍隊沒有能夠放開手腳打,現在當建立起了空中優勢之後,地面部隊也放開了手腳,中國軍隊在戰場上的優勢力量體現得淋漓盡致!在這種猛烈的轟炸下,即使是再堅強的軍人,也會崩潰,再頑強的部隊,也會因為看不到勝利的希望而失去信心吧!
看得出來,中國軍隊在改變了戰術,同時放開了手腳之後,戰場上的形勢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餘彬雖然實戰的經驗不算豐富,但是他在總參謀部擔任作戰處處長的時候,對各戰區的戰鬥情況都相當的瞭解,而這也讓他吸取了大量部隊的作戰經驗,擁有了自己的戰術思想。在很多方面,餘彬都表現得與魏明濤很相似,比如儘量把部隊的戰鬥力發揮出來,注重快速突擊,重點打擊敵人的關鍵部位,以此確立戰場上的整體優勢!但是,餘彬仍然有一點與魏明濤很不一樣,即他高度重視火力打擊,甚至會在很多時候將火力打擊放到首要的位置上。雖然魏明濤也重視火力打擊的效果,但是在無法用火力打擊達到目的的情況下,他會動用地面部隊,把地面部隊作為進攻的主力,而火力打擊只是配合地面部隊的一種力量而已。顯然,餘彬並不這麼想,在他的完整的戰術思想中,地面部隊甚至只能算是火力打擊部隊的配合力量,而地面部隊的任何行動都是為了給火力打擊部隊創造機會而已!
餘彬這種戰術思想也就決定了他的戰場上指揮部隊作戰的特點。其實,這一點在後面的戰鬥中體現得更為明顯,而渥太華的戰場也只是他第一次表現出這種戰術思想。即,在戰鬥中,餘彬不會投入太多的地面部隊,而是會動用更多的火力打擊部隊。當然,這也會導致更高的戰鬥消耗,他也更加重視後勤補給。當然,他的這一特點也是中國軍隊獲勝的一大保證!
第二十一章信心因素
第二十一章信心因素
對於魏明濤這類的指揮官來講,只要戰鬥打起來了,他就基本上無事可做,雖然他也會關心前線的戰鬥,關心戰局的變化,但是隻要各部隊的行動不出現問題,魏明濤就不會干涉前線指揮官的行動。因此,當很多參謀員都在非常忙碌的處理著各種各樣的戰場資訊,統計戰場情況的時候,魏明濤卻像是一個外人一樣,而且還有事無事的去打擾一下某些參謀的工作。如果說此時司令部裡誰最不受歡迎的話,那肯定非他魏明濤莫屬了!
主力部隊在進攻蒙特雷的時候,二線部隊也迅速的掃蕩了周圍地區,而且一支二線裝甲部隊甚至把戰線推進到了距離馬塔莫羅斯僅僅只有不到20公里的地方了。魏明濤不是很在乎二線部隊的作戰行動,他們的任務本來就很輕鬆,而且蒙特雷周圍地區的美軍並不多,大部分都是墨西哥叛軍,對付這些烏合之眾,就算是才從訓練營里拉出來的中國部隊也綽綽有餘了!
二線部隊在完成了掃蕩工作之後,蒙特雷周圍地區的情況已經大為改觀,中國軍隊不但奪取了墨西哥東部沿海平原的絕大部分地區,而且穩定住了進攻的出發陣地。接著,這些二線部隊出了留下一部分的守備兵力之外,全部開始向蒙特雷集中,主力部隊也在完成了攻佔蒙特雷的任務之後,按照魏明濤的命令迅速北上,向美墨邊境地區殺去!
此時,魏明濤確實沒有什麼事好做了,各部隊都在按照計劃行動,而且部隊士氣高昂,大部分將士都盼望著能夠早一步殺入美國本土。而在部隊裡,甚至有人開了賭局,賭到底是哪支進攻部隊最先進入美國,以及那條進攻線路最先突破美軍的防線。這也是魏明濤聽說的,而且賭局開得還不小,即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