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如果進入了全面的工業化動員的話,那麼中國與歐洲的戰爭就無法阻止了!
4月1日,愚人節這一天,伊拉克與敘利亞軍隊在雙方的邊境線上爆發了一次大規模的坦克戰,而且雙方都出動了空軍為地面部隊提供支援,但是並沒有爆發大規模的空戰。而這場戰鬥看上去不像是兩國的之間的殊死決鬥,而像是更大規模戰鬥的預演一樣。
雖然敘利亞的坦克部隊佔了數量上的優勢,但是伊拉克的坦克手的素質更高,而且伊拉克裝備的坦克的效能也更好。同時,伊拉克空軍的支援更為有效。這在很大的程度上抵消了伊拉克軍隊數量上的差距,甚至還以此佔了便宜。當天晚上,戰鬥結束的時候,戰場上留下了300多輛敘利亞的坦克殘骸,而伊拉克方面也損失了200餘輛坦克。而這一戰,也讓雙方認識到了對方的具體實力,幾乎同時堅定了兩國將戰爭打下去的信心!
就在當天下午,戰場上的坦克還在激烈拼殺的時候,伊朗首先宣佈將無條件的支援伊拉克作戰,並且對自己的伊斯蘭革命武裝力量進行了動員,接著就向敘利亞宣戰了,而伊朗空軍也參加了當天晚上對敘利亞軍隊的轟炸行動。
接著,埃及也對敘利亞軍隊宣戰,埃及空軍對敘利亞本土的目標進行了第一輪打擊,而在戰鬥中,埃及的攻擊機與歐洲海軍的戰鬥機遭遇,爆發了與歐洲方面的第一場空戰。埃及陸軍則開始在西奈半島上集結,準備突入由敘利亞控制的巴勒斯坦地區。
到4月3日,幾乎所有同盟國組織成員國都向敘利亞宣戰了,阿根廷派遣了一支擁有兩艘航母的艦隊加入了中國的大西洋艦隊,並且向伊拉克運送了第一批地面軍隊。坦尚尼亞等國也相繼向伊拉克派遣了地面部隊,當然主要是提供後勤保障的工程兵以及醫療部隊。
在這三天內,歐洲控制的一些北非國家也相繼向伊拉克宣戰,接著開始向敘利亞派遣地面部隊。當然,這些國家的行動其實只是象徵性的,因為他們與敘利亞並沒有建立起完全的同盟關係,他們沒有義務要幫助敘利亞作戰,而他們的行動,多半是受到了歐洲的逼迫才進行的。這一點非常的關鍵,因為這決定了歐洲很難獲得別的國家支援,只能夠單獨的戰鬥下去了!
4月5日,歐洲的大西洋艦隊與中國的大西洋艦隊在賴比瑞亞西南部1200海里的海面上發生了第一次衝突。雙方的戰鬥機在兩支艦隊的中間爆發了數場小規模的空戰,但是雙方並沒有立即將衝突擴大,因為現在中國與歐洲並沒有處於戰爭狀態之下。
當天晚上,從阿富汗一座空軍基地起飛的一箇中隊的中國戰略轟炸機對敘利亞的軍事目標進行了第一次戰略轟炸。雖然這些轟炸機投下的炸彈並不多,而且打擊的主要目標是敘利亞陸軍的目標,造成的損失也不算大。但是,這拉開了雙方戰略轟炸的序幕,而在這場戰爭中,戰略轟炸所起到的作用將非常的關鍵。
這一天,埃及軍隊也在西奈半島的東面與敘利亞駐巴勒斯坦的部隊發生了戰鬥,雖然規模並不大,但是這已經導致敘利亞陷入兩線作戰的尷尬境地之中了。而為了配合埃及軍隊的行動,伊拉克軍隊也在東線上發起了一場進攻,並且一度將戰線推到了阿布凱馬勒的西面,對敘利亞軍隊的後方構成了威脅。
最為重要的事情發生在6日,伊拉克接受了伊朗出兵援助的要求,並且就成立聯合指揮部的問題與中國等國家達成了一致意見。至此,伊拉克已經開始接受各盟國的援助,而戰爭的主動權其實已經由伊拉克轉移到了中國的手中。雖然中國的地面部隊此時還沒有參戰,但是毫無疑問的,中國已經在這場戰爭中發揮主導作用了。
同一天,敘利亞也接受了歐洲提出的組建聯合指揮部的要求,並且將戰術指揮權移交給了歐洲的將領。顯然,敘利亞也把戰爭的控制權交了出來。因此,從這之後,戰爭的兩個主導國其實已經是中國與歐洲了。這是這場戰爭中最重要的一個轉變!
第九章 日落西洋
第九章 日落西洋
大西洋艦隊旗艦,“廣州”號戰列艦。
莫懷聰少將擔任大西洋艦隊副司令官兼參謀長還不到兩年,而現在就面臨著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情,在這個時候,大西洋艦隊司令官,刑天上將則回國去開一個重要的會議,到現在都還沒有回來,所以整個艦隊,乃至整個戰區的事情都由只有42歲的中將負責了,這對他來講,無疑是一個巨大的考慮與挑戰。
中國艦隊按照逆時針的方向,在一個橢圓型的範圍內航行,而北面500海里處,歐洲艦隊則按照順時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