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及的事情!
歐洲的缺點是明顯的,但是最終也正是這個問題導致了歐洲的分裂。似乎歐洲人沒有認識到自身的缺陷,而是太盲目的相信自己的經濟力量了。即使經濟力量是國家總體實力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但是經濟力量能否發揮出來,那還得看國內的環境是否穩定!而歐洲人正是因為太相信自己的經濟力量了,所以在統一之後,立即在全世界與中美兩個超級大國展開了競爭。歐洲堅持了幾十年,但是最終的結果是悲哀的,在沒有一個穩固的國內環境做為基礎的條件下,即使歐洲曾經擁有過超過美國的經濟實力,但是最終仍然避免不了失敗!
分崩離析的歐洲不但讓世界上少了一個超級大國,讓中美矛盾沒有了緩衝區,從而導致第三次世界大戰迅速爆發,同樣的,歐洲分裂時的內戰,也給整個歐洲帶來了一場深重的災難!可以說,後來俄羅斯進軍歐洲,正是因為看到歐洲內戰造成的巨大災難,認為有機可趁,所以才敢於進攻歐洲,如果歐洲和平的分裂的話,那麼俄羅斯還沒有那個膽子去挑戰整體實力比其強大好幾倍的歐洲了!
在這場災難中,受到傷害最深的就是德國。經過了幾十年的努力,德國已經成功的壓制了法國,英國等歐洲傳統國家,成為了歐洲的中心,當然,這或多或少與奧爾特加那位獨裁著也有一定的關係。但是不可否認的,當時德國就是整個歐洲的中心,而分裂,對德國人來講,就是從他們的身上割肉!
中國與德國,或者說與德意志民族的矛盾也就是在這個時候種下的。在歐洲內戰中,中國是幫助其他國家獲得獨立的主要動力,而中國在這場戰爭中所發揮的作用相當的關鍵,如果沒有中國的支援,恐怕當時的中央政府就已經將分裂給鎮壓下去了,即使從此以後,歐洲的統一將變得很鬆散,但是至少還是統一在一起的,而不是後來的四分五裂!所以,德國人一直認為中國是歐洲分裂的罪魁禍首,而並沒有認識到,當時獨裁者奧爾特加所執行的一些政策才是歐洲分裂的根本原因。蒼蠅不叮無縫的蛋,如果歐洲自身沒有問題的話,那麼外界什麼樣的力量才能夠導致其分裂呢?
歐洲內戰後,中國雖然迅速的控制了歐洲,獨立出來的德國也在其內,但是毫無疑問的,中國的控制只是表面上的,而在更深的地方,德國人一直在想著辦法擺脫中國的控制,而且還開始學會利用中國的力量來擺脫中國的控制!比較明顯的就是在抗俄戰爭中,中國在歐洲是出錢出力,不但向歐洲國家提供了經濟上的援助,而且還幫助幾乎每一個歐洲國家建立了自己的防禦力量,而當時受到戰爭影響最深重的德國接納的中國援助也是最多的,但是德國人並不領情,而是在擊潰了俄羅斯的入侵之後立即與中國劃清了關係,開始給中國製造麻煩了!
反正,從根本上講,德國人在內心是將中國當做敵人的,將中國看著了他們重新統治歐洲,並且從新成為世界超級大國的主要障礙。而從另外一個角度講,德國是比較支援美國的,因為只有美國才能夠打擊中國,也只有美國才能夠從中國手裡奪取世界頭號強國的位置。而這對幫助德國實現自己的目的是有好處的。而這毫無疑問的就是德國最終倒向了美國的主要原因!
前面已經說過了,德國人不是笨蛋,不會站到最先線來,而在確定美國可以獲得勝利之前,德國人是不會冒險的,俄羅斯就是他們最好的教訓。中國只花了一年半的時間,而且在沒有動用太多的軍力的情況下,就將這個曾經不可一世,幾乎把整個歐洲都踩在了腳下的大國給擊潰了,而且俄國人輸得很慘,幾乎沒有了翻本的機會。所以,德國人很小心的進行著他們的事業。在他們看來,如果最終是中國獲得了戰爭的勝利的話,那他們就不得不承認現實,等待更好的機會向中國挑戰。但是,只要美國方面有機會取得最後的勝利,那麼德國就應該有所行動,幫助美國奪取最後的勝利,同時也實現他們自己的目的!
暫且不論美國最終會不會容許德國成為歐洲的霸主,會不會讓德國再次率領歐洲完成統一,在當時的情況下,能夠讓德國人下定決心的就只有一件事情,即美軍能否在歐洲大陸上取得迅速的勝利!
法國的迅速崩潰,這就是美國力量的最好體現,至少在德國人看來,這讓他們放心了。雖然美軍在英國的勝利來得很不容易,但是他們僅僅只用了不到40天的時間就擊潰了法國,而且法國陸軍比英國陸軍強大了許多,美軍能夠取得這樣的勝利,讓德國人開始相信,美國能夠取得最後的勝利了。而在這個時候搭上美國戰車,是德國人最好的選擇!
為了能夠更好的與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