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此,英國軍隊付出了150名官兵傷亡的代價,但是相對於整個作戰行動來講,這一代價並不算高!
兩週之後,紐西蘭政府軍投入戰鬥,開始協助英軍對付游擊隊。雖然這支部隊還缺乏足夠的訓練,而且武器裝備也比較落後,更嚴重的是,大部分政府軍的官兵參軍的目的僅僅是混口飯吃。所以,其戰鬥素質根本就無法與正規的英國軍隊相比,甚至還不如大部分的游擊隊!但是,最終勞倫斯還是決定要繼續推行他的民主獨立政策,所以逐漸開始把戰鬥的重任交給了紐西蘭政府軍,而英軍則只承擔起支援任務,逐步從一線戰場上撤了下來!
這就是紐西蘭內戰的開始,可以看出來,紐西蘭內戰的起因是一次失敗的選舉,而這也直接推翻了勞倫斯所的民主選舉政策,而這釀成的後果卻必須要由紐西蘭人民來承擔!
紐西蘭的內戰直到整個第三次世界大戰結束三個月之後才結束,這時候,才贏來了一場有點實際意義的民主選舉。雖然選舉的結果是反對黨獲勝,但是這絕對無法改變紐西蘭人民在戰爭期間受到的巨大損失與傷痛。
整個紐西蘭內戰期間,英國軍隊在這裡損失了15000餘名官兵。直到在第三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前一個月,最後一批英軍撤出了紐西蘭,數年之間,英國一直將紐西蘭作為重點戰區之一。而前後在這裡部署過的英國軍隊達到了55萬,執行了1500萬人次的作戰行動。而傷亡率在千分之一左右,相對來講並不算高。但是,對當時的英國來說,紐西蘭仍然是一個讓很多英國軍人都會做噩夢的地方。沒有停歇的戰鬥,隨時可能在身邊爆炸的炸彈,看似友好,但是隨時可以拿出槍來朝你射擊的平民,臉上洋溢著天真的笑容,但是身上卻綁著炸彈的兒童。這些,成為了整個第三次世界大戰期間內戰戰場上的真實寫照,而這個問題,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迴避,也沒有任何一支軍隊能夠迴避!
紐西蘭內戰的初期,英國軍隊還承擔著一部分的作戰任務,但是隨後,紐西蘭政府成立了空軍與海軍之後,大部分的作戰任務就已經交給了紐西蘭政府軍,而英俊的職責只是維持地區的治安,並且保護好自己的營地。所以,最終,大部分的作戰任務是交給了紐西蘭政府軍,而紐西蘭政府軍在與游擊隊的戰鬥中,雖然武器裝備有質量上的優勢,但是卻並沒有取得戰場上的優勢,整個內戰期間,政府軍沒有消滅掉任何一支游擊隊,反而讓大部分的游擊隊都成長了起來!
這是一個非常讓人難以接受的事實,內戰期間,紐西蘭政府軍徵召了250萬的軍隊,這幾乎是當時紐西蘭適合服役的年輕男子的人數的70%。而為了保持國內生產,大部分婦女不得不進入工廠!而結果,卻沒有好到哪裡去。在內戰期間,紐西蘭政府軍損失了至少80萬軍隊,在紐西蘭政府發動的幾次大圍剿行動中,就損失了40萬軍隊!大部分軍隊都是被游擊隊打得落荒而逃,也就一部分軍隊開小差。當然,結果是一樣的,紐西蘭政府軍不是驍勇善戰的游擊隊的對手!而紐西蘭政府軍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在城市裡隨時可能出現的小規模戰鬥。僅以紐西蘭政府的統計來看,就至少有20萬軍人是在這種戰鬥中喪生的,而這還沒有算上負傷的數量!
內戰期間,紐西蘭游擊隊的損失也不小,但是游擊隊卻在戰鬥中迅速的壯大,而這一情況,很值得當時的佔領軍反思。特別是在宣傳上,紐西蘭政府根本就不是游擊隊的對手!內戰初期,紐西蘭境內有大大小小十多支游擊隊,但是總兵力不會超過5萬(這是從美國政府的資料中找到的資料,應該比較真實),而到了內戰的中期,只剩下了5支規模較大的游擊隊,但是兵力已經達到了20萬,其中活動在紐西蘭北島北面的解放陣線的兵力達到了8萬!而這時候,紐西蘭游擊隊也開始從游擊戰轉為了城市戰,力求控制一部分城市,以鞏固自己的地位,擴大兵源。而到了內戰後期,游擊隊的數量一度達到了50萬,也只剩下了北島上的解放陣線,以及南島的紐西蘭解放軍。而此時,游擊隊已經控制了一些偏遠地區的城鎮,並且建立了自己的政權,與紐西蘭政府形成了分庭抗禮的局面!
整個內戰期間,紐西蘭游擊隊徵召的兵力超過了80萬,而戰鬥損失達到了30萬左右。其中,損失最多的是在戰爭初期與中期。特別是在戰爭初期,當時紐西蘭游擊隊的兵力為15萬左右,但是在英軍的全力清剿下,數量下滑到了5萬。而在內戰中期,游擊隊組織了幾次並不成功的大規模戰役行動,而這幾次戰役雖然都沒有讓政府軍佔到便宜,但是游擊隊卻損失了大量的優秀作戰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