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度很大,而且主要以小城鎮為主,所以大部分紐西蘭的游擊隊是在城市內活動,直接襲擊佔領軍,甚至偷襲軍營,製造路邊炸彈,伏擊城市內的巡邏部隊,暗殺,綁架佔領軍的軍官,最後甚至發生到用人體炸彈來襲擊佔領軍!顯然,這對同盟國的佔領軍來講,是一個非常嚴肅的問題!
楊鼐豐使用了很多辦法來解決這一問題,比如恢復社會秩序,讓紐西蘭的平民不支援游擊隊活動。減少佔領軍對當地平民的干擾,以拉攏人心。另外,還主動幫助紐西蘭平民建設家園,修復戰爭創傷,但是這些辦法起到的效果並不明顯,仍然有大量的游擊隊在活動,而且損失也在進一步上升!
到了06年4月分,佔領軍已經損失了1500多名官兵,其中包括一名准將師長!而此時,中國軍隊正在準備從紐西蘭撤出,將佔領任務移交給了英國軍隊。所以,楊鼐豐少將也在當時辭去了佔領軍司令的頭銜,返回了國內。不得不說,當時中國在紐西蘭照搬澳大利亞的政策是完全錯誤的,因為這兩個國家的實際情況並不完全一樣!
同盟國第二任佔領軍司令是英國陸軍中將勞倫斯,他的到來,在很大的程度上改變了當時紐西蘭國內的情況!
我們都知道,紐西蘭當年也是英國的殖民地,而紐西蘭社會的主體也是英國後裔。這一點,紐西蘭與澳大利亞極為相似。雖然,後來紐西蘭轉投了美國的懷抱,完全擺脫了英國的控制,但是從根源上來講,紐西蘭與英國有著巨大的淵源。而佔領軍換成了英軍之後,紐西蘭國內的動亂情況在一段時期之內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從06年4月到8月期間,紐西蘭游擊隊的活動減少了很多,大部分紐西蘭人對英軍的到來是持接受態度的,而一部分游擊隊甚至主動解除了武裝,不再進行抵抗。而也就是在這一段時期之內,紐西蘭國內的經濟活動基本上恢復了正常,雖然國家仍然處於軍管會的管制之下,大部分的生活物資是以配給的方式分發到平民手中的,而紐西蘭人的自由行動也照樣受到了限制。但是,這比起戰爭之前的情況來講,已經相差不大了,畢竟在戰爭降臨到紐西蘭之前,美國已經佔領了紐西蘭,並且在這裡實施了軍事管制!而紐西蘭的工業生產活動也基本上恢復了正常。到06年7月,紐西蘭已經能夠生產足夠的食物以滿足國內平民以及佔領軍的需要,另外其工業產品也開始輸往中國等同盟國。而正是這種生產秩序的恢復,讓紐西蘭大部分人都找到了生活下去的辦法,所以紐西蘭國內的局勢趨於平定了!
與紐西蘭一樣,也正因為英國軍隊的介入,澳大利亞的局勢也逐漸穩定了下來。到06年5月份,澳大利亞各地的反抗行動減少了7成,大部分地區的生產活動英軍恢復了正常,特別是其工業區以及資源產區的生產活動恢復正常之後,已經開始向中國等同盟國輸出產品。而澳大利亞偽政府也逐步的在平民心中樹立了自己的地位,逐漸取代了流亡到美國去的那個政府!
這些事情,自然是美國極為不願意看到的。雖然美國在澳大利亞與紐西蘭的戰鬥中迅速的失敗,但是毫無疑問的,美國不願意讓這兩個國家為中國服務,更不願意看到中國藉助他國的力量,迅速的控制住局勢,將兵力轉移到其他的地區去!此時,美國必須要採取行動,來阻止中國在西南太平洋地區的統治,以改變此時不利的戰局!
06年8月,勞倫斯將軍將佔領軍的部分權利移交給了紐西蘭臨時政府。雖然,當時勞倫斯在公開場合表示將按照正常的法律,在紐西蘭進行全民大選,以選舉出新的政府,來統治紐西蘭。毫無疑問,這是讓一次實驗,畢竟現在戰爭還沒有結束,雖然紐西蘭的戰鬥已經結束了,但是為了整個戰爭著想,中國從沒有統一在任何一塊佔領區內恢復民主選舉。勞倫斯可以說是一個深謀遠慮的軍事家,也算得上是一個精明的政治家,他知道,要想讓紐西蘭的局勢徹底的平靜下來,唯一的辦法就是進行民主選舉,將國家的統治權移交給紐西蘭人。而只要控制好大選,那麼就能夠讓紐西蘭繼續為同盟國服務,而不是為美國服務!
從勞倫斯公開表示將支援大選這一點來看,他是非常相信能夠掌握好這次大選的,只要大選能夠成功,那麼紐西蘭的游擊隊自然不足為慮了。但是,勞倫斯考慮掉了一點,即美國對這次大選的態度!
美國是絕對不願意看到一次由中國控制大選來徹底改變紐西蘭人民的態度的。不管這次大選是公平的,還是暗箱操作,結果對美國來說都一樣,紐西蘭必然落入中國的全面控制之下,今後就是美國的敵人了。而且美國更清楚,如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