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9部分(2 / 4)

小說:華夏春秋 作者:圈圈

堆技術的成熟,最終能源問題也獲得瞭解決,那麼部署天基粒子炮也就沒有多大的難度了!

這裡得著重提一點,到2030年左右,中美歐都已經研製出了超大型運載火箭,能夠將50噸以上的超大型貨物送上500公里以上的近地軌道了!而正是這種超大型的火箭出現,才讓當初單件重量就達到了45噸左右的粒子加速器能夠發射上太空,具備實際的部署能力!當然,這還不能夠完全解決問題,因為粒子束武器需要龐大的能源系統,也需要相應的配合系統,如果將所有系統整合到一起,就遠遠的超過了現在人類手中掌握的運載火箭的運載能力了!這也是為什麼在2040年之前,也就是在更大型,更有效的運載工具出現之前,中美歐都採用分體式粒子束武器的主要原因了!

2033年,在中國第一個具備了初步的粒子炮攔截系統的能力之後,曾經進行過一次實驗,對一枚由戰略核潛艇發射的戰略彈道導彈拋射出來的14個模擬彈頭進行了攔截。關於這次攔截實驗的結果,中國一直作為最高國家機密,從來就沒有公佈過。但是,當時在西太平洋上空監視這次實驗的美國人卻得出了自己的觀察經驗。結果讓美國人吃了一驚,在5分鐘之內,14個目標被完全摧毀在外太空。而這一攔截效果,遠遠好過任何另外一種導彈攔截系統,而且中國這次攔截顯然還留有餘力!

從此之後,粒子炮成為了中美歐三國最主要的國家防禦武器,到2040年時,俄羅斯也加入了進來,開始有限的部署自己的天基粒子束武器系統,主要保護俄羅斯歐洲部分的重點地區!

粒子束武器的作用其實還很廣泛。在2035年的時候,中國用天基粒子束武器進行了對衛星的打擊實驗,作為實驗衛星的是一枚已經廢棄的氣象衛星。實驗的結果非常理想,粒子炮只持續照射了不到2秒種,這枚衛星就被燒出了一個20厘米見方的大洞,而這樣的毀傷效果,已經足夠承擔起任何的反衛星作戰了!

其實,最值得期待的還是粒子束武器更廣泛,而且更有實戰價值的用途,即對大氣層內的目標進行打擊!而這才是粒子束武器最廣闊的前景!

其實,天軍存在的價值,一直受到了置疑,如果僅僅是破壞對方的衛星系統,或者是免除遭到對方的戰略反擊,那麼也就最多是讓戰爭回到了核武器出現之前的時代,而另外,天軍能夠起到的作用就非常有限了。當然,從本質上講,這是一種退步,而並不是戰爭的進步。所以,在發展天軍的思路上,更多人是在考慮天軍的多用途性!而在21世紀,人類的戰爭還是侷限在了地球以及地球周圍這個狹小的空間範圍之內的,而且戰爭的主戰場仍然在地球的大氣層之內!所以,怎麼讓天軍能夠對大氣層內的戰爭提供幫助,這才是天軍能夠生存下去的道路!

從天軍的四種主力武器上來看,最有前途的基本上就只有粒子束武器了。高能鐳射容易受到天氣的干擾,天基導彈並沒有質的變化,而且成本太高,電磁炮也存在著同樣的問題。而只有粒子束武器即不受天氣的干擾,也不會受到大氣層的干擾,而且有打擊迅速,作戰範圍廣等優點,這自然就成了最理想的武器系統了!當然,這些都已經是後話,等到天基粒子束武器能夠對大氣層內的目標進行打擊,已經是2060年之後的事情了!

不管怎麼樣,天軍的出現,在很的大的程度上改變了人類戰爭的面貌。因為太空的威脅越來越大,那麼各個國家也更注意在太空方面的武器部署以及太空安全問題。而人類的戰爭腳步,也就是從這時候邁入太空的。

當然,中美歐心裡非常清楚,如果爆發全面戰爭,自己首先遭到打擊的就是太空武器系統,包括軍事衛星系統,太空反導系統等關係到國家與戰爭的關鍵系統!所以,在2040年時,中美歐三國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太空軍備談判,這場談判足足持續了3年以上,直到2043年左右,才最終達成了《反太戰爭化條約》。

該條約其實只規定了一點,就是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得對對方的太空軍事系統進行打擊,如果某國的太空軍事系統受到打擊的話,就將視為全面戰爭!關於條約的詳細條款還有很多,這裡就無法一一記述了。反正重點只有一個,就是三大國聯合起來保護自己的太空軍事系統了!

到了2050年時,俄羅斯也加入了這一條約,證實形成了四國條約,而最終,該條約也擴充套件到了全球範圍之內,成為了第二次冷戰期間保持時間最長,而且參加國家最多的軍事條約,這從很大的程度上保護了人類的共同財產,因為任何一件太空武器都是非常昂貴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