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1部分(3 / 4)

小說:華夏春秋 作者:圈圈

臺灣的戰爭,接下來的南亞戰爭,也是印度社會的財富累積得夠多了,只有透過戰爭來發洩,第二次馬島戰爭也是如此,第二次朝鮮戰爭,乃至後面的第五次中東戰爭都可以解釋得通。當然,這裡所說的社會財富,並不是指社會的平均財富,而是資本家能夠從工人階級手裡盤剝出來的財富。雖然對很多人來講,這種解釋有點生澀難懂,但是這種透過本質解釋表面現象,而最終得出的結論,才最為深刻的揭露出了人類社會戰爭爆發的根本規律!

遵從這一規律,還可以知道,如果和平持續的時間越長,那麼最終爆發的戰爭規模就越大,如果持續的時間在20年之內的話,一般都是以區域性戰爭來消耗社會財富,如果持續的時間超過30年的話,恐怕就不是一場區域性戰爭能夠達到目的的了。要麼是在短時間內爆發數場區域性戰爭,要麼就是爆發世界大戰!也許,很多人願意戰爭頻繁爆發,以此避免讓更多人受到戰爭的摧殘,避免世界的崩潰。但是事實並非如此,人類是在戰爭中學會進步的,那麼失敗的一方自然知道從失敗中吸取教訓。所以,戰爭爆發的頻率反而降低了,似乎在警告人類,最終也將在戰爭中滅亡!

從第五次中東戰爭結束,到2045年左右,人類又過了近20年的和平時期。按照前面的戰爭爆發規律,在這時候,如果爆發戰爭的話,至少將是一場規模非常大的區域性戰爭!而事實也是如此。到2045年時,西太平洋地區的局勢已經非常緊張了,甚至很多人都已經嗅到了戰爭的火藥味,一個超級大國,與一個世界級的大國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嚴重,而且因為沒有很好的解決機制,矛盾累積了起來,成為了戰爭爆發的基礎!

到2045年時,日本已經完成了其“八八艦隊”的建設工作,所有預期建造的海軍艦艇全面進入戰鬥序列,而且都已經服役了一段時期,具備了戰爭的能力!可以說,日本在這個時候,海軍實力膨脹到了頂峰!

當時,日本一共有8艘超級航母,原本有的3艘大型航母在平均服役年限不到15年的時候被封存了起來,大概也就只有日本人能夠做出這麼瘋狂的舉動出來!當然,這也是日本海軍實力達到頂峰的一個標誌,如果日本能夠培訓出充足的海軍人員,恐怕這3艘航母再服役20年都不是問題,它們是為了新的超級航母讓了路。只是在戰爭爆發之後,日本能夠迅速的將這三艘航母起封,迅速投入到戰爭中去!

日本的這8艘超級航母為兩個級別,其中“飛龍”級四艘,分別為“飛龍”,“翔龍”,“大鳳”,以及“赤城”號,分別在2031年到2037年之間下水服役。“信濃”級四艘,分別為“信濃”,“飛鳳”,“翔鶴”,以及“龍襄”號,分別在2038年到2042年間下水服役。可以看出來,日本人在建造超級航母方面,速度是越來越快,明顯是在加快戰爭準備的步伐。另外,日本對自己的兩級航母的命名非常奇怪,沒有一個明確的命名規則,大概,這是日本人想要搞亂別人的視線,隱蔽自己的海軍擴張計劃吧!當然,事實上並非如此,是因為這兩級航母中的每一艘航母幾乎都有所差別,所以導致出現了好幾種型號,而最終在命名上產生差別,從這也能夠看出來,日本在建造10萬噸級航母方面,還嚴重欠缺經驗!

“飛龍”級能夠分別能夠攜帶72到84架作戰飛機,“信濃”級攜帶戰機的能力並沒有多大的變化。從這就可以明顯看出日本在發展航母方面與中國,以及世界的主流航母發展思路有著巨大的差別。

包括中國,美國以及歐洲在內的海軍大國,在發展航母方面都有著統一的思想,即在不降低航母生存能力的情況下,著重提高航母的航空打擊力量。也就是說,儘可能多的攜帶作戰飛機,增強艦隊的航空打擊力量,讓航母成為了活動的海上航空兵力投送基地。三大海軍強國的這一發展思想其實是基於實戰考慮的。在實戰中,航母受到打擊的情況並不多見,如果連航母都受到打擊了,那麼艦隊的戰鬥力就值得懷疑。而且,航母本身的作戰使命並不是參與直接的進攻與防禦,只需要利用攜帶的作戰飛機作戰。那麼,即使給航母增加上除了作戰飛機之外的額外打擊能力的話,所能夠發揮的效果也非常有限,而且會佔用航母上寶貴的空間,相反,還不如將這些打擊力量部署到別的戰艦上。另外,在航母上部署太多的防禦武器也存在著同樣的問題。另外,因為航母是現在人類手中最龐大的單件武器,而且各國設計航母的經驗都已經非常成熟,經過設計上的改良,加上新技術的應用,其實航母的生存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加強。因此,再額外攜帶過多的自衛武器就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