隊小心的前進到了歐美軍團的防線附近。因為侵略者已經成功的組建起了新的防線,而且還將大量的部隊運送到了防線上,所以巴基斯坦軍隊沒有繼續採取高速穿插的戰術方法,這已經沒有多少用了。在幾次試探性進攻沒有收到多少效果之後,巴基斯坦軍隊在距離對方防線大概5公里的地方也開始構築自己的防線。隨後,巴基斯坦炮兵部隊開始了對歐美軍隊的炮擊行動。相應的,歐美的火力打擊艦隊也對巴基斯坦軍隊進行了炮火打擊。雙方的運動戰正式結束,帶之以火力打擊繼續消耗著戰爭力量。
雙方的“火力戰”,巴基斯坦方面主要使用高機動性的自行火炮,而歐美則主要使用艦隊的打擊力量,這場戰鬥持續了2個多月,打到了2090年開春,仍然沒有收手的意思。而僅僅2個多月的時間中,雙方傾瀉出去的彈藥就超過了150萬噸,這是美國投在廣島的原子彈的100倍!
在進行火力打擊的同時,雙方也各自派遣了不少的特種部隊進行滲透作戰。而這也是唯一的地面戰鬥了,雙方再也沒有使用大兵團作戰,因為兩邊的將領都很明白,在這種情況下,是沒有保證能夠一舉消滅掉對手的,發動大規模地面戰鬥出了增加傷亡之外,並沒有太大的作用!其實,雙方的軍事指揮官都認識到,戰爭打到這個地步上,其實已經難以再繼續打下去了,因為雙方都已經承受了太大的傷亡,但是對於政治家來講,也許並不是那麼回事!
這場已經打了一年半的戰爭讓雙方都損失慘重。到2090年2月底,巴基斯坦方面已經損失了120萬正規軍,傷亡官兵的數量超過了45萬,而更多的正規軍官兵則成為了游擊隊員;另外,在戰爭中傷亡的平民數量超過了120萬,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被偽政府以各種方式秘密處決的,另外還有一部分是武裝平民。歐美的傷亡也不小,至少有8萬名歐洲軍人在戰場上陣亡或者負重傷,美國的要好一點,但是也至少付出了65000人的代價!戰爭對經濟造成的破壞更為嚴重。戰前,巴基斯坦已經是較發達國家了,其國家生產總值派在了全世界的第14位,人均產值派在第21位。這場戰爭機會摧毀了巴基斯坦所有的基礎設施,從道路,橋樑,到工廠,醫院等等都遭到了徹底的破壞,這至少讓巴基斯坦倒退了20年,即使是中國等國家在戰後幫助巴基斯坦恢復經濟,那也至少得有10年以上的時間,才能夠讓巴基斯坦經濟恢復到戰前的水平。相應的,歐美為這場戰爭所支出的經費分別超過了45000億歐元與40000億美元!這絕對不是一筆小數字。2088年,歐洲的國防預算是12000億歐元,而美國的國防預算是15000億美元。從這幾個數字的對比上就可以看出來,歐美的戰爭支出其實已經超過了其國家的承受能力,至少是超過了國內平民的心理承受能力!雖然因為戰爭的影響,歐美兩國的軍火生產商是大發橫財,在一定的程度上帶動了國家經濟的發展,但是同樣也是因為戰爭的影響,歐美總體經濟的增長速度已經放慢了,甚至出現了下滑的趨勢!
戰爭打的其實就是經濟,自從進入工業化時代以來,沒有哪一場戰爭拼的不是經濟力量。也許,在這場戰爭中獲益的也就只有中國一個國家了。雖然中國免費向巴基斯坦提供了超過12萬億人民幣的武器彈藥,而這些彈藥基本上是用國庫內的資金來購買,然後再由政府轉贈給巴基斯坦的。但是,這些錢並沒有白花,很多中國企業已經拿到了政府提供擔保的定單,準備在巴基斯坦戰後重建工作中大幹一場。當然,巴基斯坦的戰後重建也必須要依賴中國!而這可是一筆超級大的買賣,要恢復一個有3億人口國家的經濟,讓中國商人賺到的鈔票恐怕得以十億元為單位進行計算了。
其實,這些數字戰爭雙方都很明白,稍微理智一點的話,那麼這場戰爭就應該結束了。巴基斯坦軍隊經住了戰火的考驗,已經恢復了元氣,甚至比戰前更為強大,也更能夠適應現代化戰爭了,而掌握在歐美軍團手中的技術優勢正在一點點的流失。但是,戰爭在很大的程度上是由政治家,而非軍事家決定的。當歐美投入了這麼多的戰爭經費,承受住了這麼大的戰爭傷亡,他們的政治家有可能迅速的撤回軍隊,讓所有的付出都白費嗎?
3月上旬,中國就發動數個國家,聯合向戰爭雙方的三個國家提出了停戰談判的意見,希望雙方不要再繼續打下去了,用和平談判的方式來解決矛盾,這才是正確的辦法,但是,這個提議甚至沒有被拿出來討論,就被歐美的政客們否決掉了。在這個時候,歐美的政客們還沒有考慮到談判的問題,他們無法接受戰敗者的這個身份,即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