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有心無力,無法再堅持多久了!
其實,這一戰所帶來的最大影響是對俄最高決策機構的心理打擊!在上次會戰中,中國空降17軍就應用小規模部隊進行了長途奔襲,這已經表示中國陸軍已經完成了改革,具有遠距離,大縱深突擊,並且對敵後目標進行大規模打擊的能力。但是,俄最高決策機構的領導人並沒有對此產生足夠的重視,認為中國軍隊的縱深突擊能力仍然是有限的,無法進行大兵團作戰,所以,俄國的大後方還是安全的。但是,現在空降16軍所露的一手,確實是讓俄最高決策機構的領導人認識到了一點,即現代化的地面戰爭已經全面開始了,那種按照以往的作戰方法,利用地面部隊作為主攻的時代已經過去了。當陸軍具備了大範圍縱深突擊,並且能夠在敵後集中大兵團作戰的時候,任何一個國家都已經沒有了戰略縱深!任何重要的目標幾乎都暴露在了對方陸軍的打擊範圍之內!
當然,俄最高決策機構的領導人也認識到了一點,即中國的空降部隊還沒有用出所有的力量來。其低空突擊部隊基本上是利用自身的運輸能力奔赴戰場的,只有一部分空降部隊藉助了戰術運輸機進行行動。如果中國軍隊大範圍的使用戰略運輸機,並且為低空突擊的飛行部隊提供空中支援的話,那麼突擊距離超過1000公里並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而在俄國情報部門蒐集到的情報中,卻認為中國的空降部隊在大規模裝備了聚變動力系統的低空戰機之後,已經能夠進行超過2000公里的大縱深突擊行動了!
這對俄最高決策機構的領導人來講,無疑是一個警告。中國擁有四支完整建制的空降部隊,能夠集中起超過12萬的突擊兵力。也就是說,只要中國願意,隨時可以將這4支空降部隊集中使用,對俄羅斯烏拉爾山脈一線的目標進行縱深打擊。即使中國沒有打算要將戰線推進到這麼遠,但是這絕對可以威脅到俄羅斯的戰略生產基地,嚴重的破壞俄羅斯的國家實力,甚至導致俄羅斯瓦解!
這絕對不是危言聳聽,以中國軍隊的作戰能力,特別是中國空軍的強大實力,中國完全可以將戰線推進到烏拉爾山一線,而且,到現在,中國還沒有進行國家戰爭動員,甚至連軍火生產工業的動員都沒有完全進行,預備役部隊也就只動員了空降18軍,另外還有大量的正規部隊部署在其他的地區。中國不缺乏擴大戰爭的能力。而此時,中國軍隊給俄羅斯一個警告,而不擴大戰爭,無疑是在說明了一點,這只是一場區域性戰爭,而從政治意義上來講,這場戰爭打到這個份上已經足夠了。
當然,這也是中國在向俄羅斯顯示自己的實力。說白了,中國有能力跟俄羅斯玩到底。俄羅斯已經賠進去上百萬的軍隊了,而中國軍隊的陣亡率沒有超過3萬人!另外,中國現在的這幾支部隊仍然有著強大的作戰能力,隨時可以將俄羅斯新投入的部隊給消滅掉。在這樣的實力面前,除非俄羅斯想與中國打一場核戰爭,不然永遠不可能在這場戰爭中擊敗中國!當然,如果俄羅斯真敢與中國打核戰爭的話,保證最先被毀滅的也是俄羅斯,而不是中國!
當然,空降16軍的行動也徹底的擊潰了俄軍的所有希望。這次的反擊,俄軍是偷雞不成反蝕一把米。戰爭初期,因為空降17軍的迅速撤退,加上20軍的完善防禦,俄軍的進攻雖然將戰線向東推了200多公里,但是卻沒有能夠成建制的殲滅一個團以上的中國軍隊,最的的收穫也就在最初的幾個小時中對空降17軍的一個營的傘兵給予了重創!而到了後面,中國軍隊的防禦越來越強大,現在連俄軍後方的老巢都被端掉了,俄軍還有繼續戰鬥下去的信心與力量嗎?
在中國的反擊開始之後的第二天,俄軍就轉入了戰略防禦。局勢很明顯,進攻已經不可能改變戰場上的局勢,而且戰爭打到這個程度上也讓雙方認識到了實力上的差距,從政治上來講,這場戰爭也讓雙方都認識到這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所以,大規模的作戰也進行的差不多了,現在的問題是怎麼才能夠結束這場戰爭,以及在戰爭之後的談判中怎麼多獲得一點談判的籌碼!
當然,俄軍再度失去了制電磁權與防空力量之後,就算其轉入了戰略防禦,也不可能守得住他們才奪取的陣地!而且,中國空軍很快就掌握了新戰鬥的規律,在獲得了一批專門用來對付俄軍電子干擾裝置的彈藥之後,戰場上的局勢對中國來說也是越來越有利了!
反正,到了這個時候,雙方都缺少了繼續戰鬥下去的想法,而且明顯的表現出了希望透過戰爭之外的手段來解決問題的意圖。但是,此時中國方面卻不願意立即接受與俄方的停戰談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