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種兵卻沒有多大的用處了,因為這是一場艱苦的防禦作戰,基本上都是消耗戰,上級領導也特別關心他們這些高價值部隊的安全,所以沒有給他們分配多重的任務,僅有的幾次襲擊俄軍高階指揮部的行動上尉也錯過了。所以,上尉當時都快要沉不住氣了。接下來,他們南下支援空降17軍,但是空降17軍則堅決不撤出戰鬥,導致空降15軍只在戰役的最後階段投入戰鬥,當然,那時候戰鬥已經快要結束了,他們這些特種兵才收到任務,俄軍就放棄了抵抗,縮了回去,這又泡湯了。來回幾次折磨,上尉都沒有能夠真正的打一仗,對他們這些精銳的特種兵來講,這確實不不是一件好受的事情。他們是職業軍人,他們的一生就是在戰鬥中度過的,而在戰爭中間,他們卻沒有戰鬥任務,這可難為了這些特種兵!現在終於有了任務,而且從出發的速度上來看,應該是大任務,所以上尉的心情有點激動,這也可以理解,就如同被壓抑了很久的火山即將噴發一樣!
上尉他們使用的是戰場無人運輸齊器,其實這是一種小型快速運輸工具,而還算不上運輸機。這種運輸器一般只能夠運載4名特種兵執行任務,其飛行速度能夠達到1。5馬赫,其戰場突擊運輸能力是相當突出的。當然,這也只適合特種兵使用,因為其運載量非常小,而且飛行距離在500公里之內,因此對大部隊來講,這種運輸器的價值不是很大。
飛機一落地,4名特種兵就跳了出來,兩人立即分散到周圍執行警戒任務,另外兩人立即開始偽裝這架飛機。首先,他們得把飛機拖到一個安全的地方,然後再蓋上三色偽裝網。整架飛機在還有一半燃料的情況下都只有500公斤左右,不算是很重,幾個特種兵都可以將其扛起來了。
偽裝工作只花了15分鐘時間,四名特種兵就集中到了一起來。上尉是這個小組的指揮官,他立即開啟了戰術電腦,從電腦的資料中調出了周圍戰場上的情況,並且開始部署作戰任務。“按照老計劃,我與老林一組,小強與大山一組,我們在東面,你們在西面,保持500米的接觸距離,如果條件不允許的話,儘量保持在1000米的通訊距離上,另外,儘量與後方保持聯絡,尋找戰場上的感應器,把新的程式輸入進去,動作要快,我們還只有15分鐘時間了!”
分配了任務之後,範志偉上尉就與另外一名中尉特種兵朝東面跑去。這裡暫時還沒有出現俄羅斯的部隊,他們不用太擔心被俄軍發現,他們現在的任務就是為戰場上的人員感測器輸入更新的程式,讓其能夠準確的探測到俄軍的單個士兵。
在執行這一類任務的時候,特種兵的效率確實比一般計程車兵高出了很多,15分鐘之內,上尉以及與他配合的中尉就已經找到了50多個感測器,並且修改了這些感測器的程式。另外一個兩人小組的動作也不慢。在完成了這一步工作之後,四名特種兵已經在方圓1。5公里的範圍之內重新建立起了一個感測器探測場,接著,他們就找到了自己的隱蔽地點,準備好了狙擊步槍。因為按照上級的命令,光是修復感測器是不足的,他們還要用目視來保持對這段區域的監視,如果有俄軍突破,而感測器又沒有發揮作用的話,就必須由他們自己來為後方的打擊火力提供打擊資料,也就是進行引導!
夜色越來越黑了,似乎月亮都預感到了下面的大地上即將爆發一場流血的戰鬥,已經悄悄的躲進了雲層裡面。上尉他們隱蔽好10分鐘之後,最西面的感測器已經被人觸發了,接著,攻擊機投下的炸彈就落到了那一片區域,將方圓200米的範圍之內炸成了一片焦土。
在第一名俄羅斯士兵出現在上尉的夜視儀中的時候,遠處已經傳來了猛烈的爆炸聲,顯然別的特種小組已經與俄軍接觸了,他們正在引導遠端炮兵對這些俄軍滲透部隊進行打擊。上尉沒有遲疑,立即開啟了戰場資訊傳輸系統,隨著一束在紅外波段的鐳射束射向天空,引導資料也被傳輸到了戰場上空的無人通訊機上,接著就透過戰場指揮機的中轉傳到了遠端炮兵的指揮部。5分鐘之後,第一發炮彈落到了上尉前面500米的樹林裡,猛烈的爆炸照亮了整片天空,黑暗之中的俄羅斯士兵暴露了出來,密密麻麻的,至少有近千名俄羅斯士兵正在摸索在前進,很多人都被著耀眼的亮光刺傷了眼睛!炮兵的打擊非常的準確,炮彈一直落到方圓200米的範圍之內,在這個範圍內的俄軍士兵是別想生存下來了!
當天晚上,在3處最為薄弱的防線上,近千名的特種兵成為了遠端炮兵與攻擊機的眼睛,他們無聲的引導在俄羅斯突圍部隊前面鑄造了一道無形的鋼鐵與火焰的高牆。雖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