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部長的領導。當然,戰略處要做的事情,也是國家的最高機密,光是其單獨的辦公場所,以及超嚴密的安全防衛措施,就足以證明一切了!
在這2個多月的時間中,戰略處的第一批成員也基本上對國家軍隊未來的發展方向有了一個明確的瞭解,這是他們展開工作的基礎條件,如果連這些都不瞭解的話,那還怎麼來為軍隊制訂未來發展綱要呢?
魯毅首先關注的是情報與科技這兩個方面,當然,這也是現在戰略處最重要的兩項工作了,其實也是現在全部的工作,因為只有從這裡入手,然後才能夠展開另外的工作!
情報方面的工作顯得尤其重要。從印度洋戰區回來之後,魯毅並沒有花太多的精力關注國際形勢,正所謂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他這麼做,也是明哲保身。但是,現在當他重新接觸到國際大事的時候,這才明白,為什麼許三立要這麼匆忙的設立一個獨立的軍事戰略發展機構了!
此時的國際形勢不容樂觀,歐美在中東地區嚐到了甜頭之後,也立即認識到,中國正在進行戰略收縮,以減少正面壓力,將主要的精力轉移到國內建設,以及穩固重要戰略地點上來。當然,誰都知道,中國這種戰略防禦架勢其實是正確的,並不是說,只有不斷的戰略擴張,才能夠掌握主動權,現在中國是以不變應萬變,先穩固自身,即使世界風潮再怎麼變,也無法威脅到中國!當然,歐美是不會看到中國就這麼輕易的退卻下去的,如果讓中國在重要地區站穩了腳跟,那麼以後歐美的擴張,與壓制中國的行動就更加困難了。所以,他們必然會在中國正在進行戰略退縮的時候,給中國製造麻煩,一則消耗中國本就不富裕的國力,二則讓中國無法在重點地區形成穩固防禦的陣地!
挑戰是明顯的,問題也是嚴峻的。在中東地區的戰爭結束之後,猶太人的安置問題立即就暴露了出來,而正因為這個問題,中俄關系急劇惡化,中國與俄羅斯的根本矛盾暴露了出來。150萬猶太人被安置在了距離中國不遠的,俄羅斯的遠東地區。而這150萬猶太人絕對不是個安定的因素。隨著戰爭的結束,有的人想返回中東,有的人想到中國與家人團聚,還有更多的人,想要在安置地獲得更大的權力。這無疑是一枚定時炸彈,而這個問題,也立即就被歐洲與美國發現了,很快,這就被歐美所利用!
在很長的一段時期內,俄羅斯是中國對抗西方世界的有力盟友。雖然,兩個超級大國之間的合作是建立在共同利益這個基礎上的,但是誰都知道,只要中俄聯手,歐美就很難對這兩個超級大國構成實質性的威脅。第三次對日戰爭已經說明了很多的問題,正是因為俄羅斯的態度含糊,導致歐洲無法在日本投入更大的力量,必須要小心俄羅斯的西進行動!這牽制了歐洲很大的力量,最終,日本迅速戰敗,中國取得了東亞地區的統治權,甚至以吞併日本來達到自己的目的。如果當時沒有俄羅斯在背後支援中國的話,勝利不會來得這麼的輕鬆!另外,在外高加索地區,正是因為中俄有著共同利益,所以歐美的行動再次失敗了。而中國為了換取俄羅斯在中東地區的支援,甚至有意的從外高加索地區撤出,讓俄羅斯成為了這裡的新主人,這一切,其實都是中俄雙方為著對抗西方集團的壓力,所做出的努力!
當然,不僅僅是俄羅斯在幫助中國,其實中國對俄羅斯的幫助,遠遠的超過了自己獲得的利益,畢竟,俄羅斯不是一個願意吃虧的國家!從第二次朝鮮戰爭之後,俄羅斯的經濟出現了高速增長期,而這其中,中國為俄羅斯提供的經濟援助,以及雙方的貿易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有人做過統計,從2030年到2070年,中俄雙邊貿易額超過了15萬億人民幣,其中俄羅斯出口到中國的產品價值至少有9萬億人民幣,主要是自然資源,以及一些必要的技術裝置!也就是說,在40年的時間中,俄羅斯從中國身上賺到了至少3萬億人民幣的資金,平均下來,每年達到了750億人民幣!而這幾乎是俄羅斯40年來外匯收入總額的80%!毫無疑問,這筆錢,對俄羅斯的經濟發展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特別是在頭20年,俄羅斯因為嚴重缺乏外匯,缺乏發展資金,經濟發展舉步維艱,正是這些錢的注入,讓俄羅斯的經濟恢復了活力,並且很快就完成了經濟結構改革,建立起了獨立自主的經濟體制,有了一個良好發展的基礎!
光是從這一點上來看,俄羅斯從中國這裡獲得的好處就難以估量了。有經濟學家做過預測,如果沒有中俄40年的蜜月期的話,俄羅斯的經濟發展至少要延後20年,要比另外三個超級大國落後30年以上!這是不爭的事實!